“4 万块 1 瓶,我病了 3 年,吃了 3 年,为了买药,房子没了,家人也拖垮了,谁家还没个病人,你能保证一辈子不生病吗?我不想死,我想活着 !”这是电影《我不是药神》中白血病人的一段台词,字字锥心。
与白血病相似,病毒性丙型肝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人类健康的杀手。这个沉默的杀手,不易被发现,却更容易进化成肝硬化或者肝癌。直到 2013 年, 美国的吉利德公司首先推出一种治疗药物,才宣告丙型肝炎可以治愈。这种药也被视为跨世纪的药。然而它刚开始进入国内售价非常高昂,一个疗程的治疗费用大概 7 万元左右。因为丙型肝炎的患者主要是在农村,更多是在偏远的农村和基层,好多患者是没有经济能力的。
“我们会做一套非常完整的解决方案,从经济学上来讲,我们的方案一定比进口药品更适用我们中国老百姓。”北京凯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今年 2 月、3 月,该公司一类新药“凯力唯 ®”和仿制药“赛波唯 ®” 先后上市,这两种药联合应用连续 12 周,每天各服用一次,“我们通过临床研究证实,治愈率能达到 97% 以上,和国际一线的治疗方案治愈率相当。我们实现了从国外垄断到自主研发的承诺。”
据了解,北京凯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成立于 2008 年 8 月,拥有万人计划、中关村高聚工程、北京市科技新星、亦麒麟人才等高端人才,获评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肝病治疗药物研究北京市工程实验室、北京市重组蛋白药物工程研究中心、开发区职工创新工作室、开发区高技能领军人才工作室等资质,研发项目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
研发中心积极响应北京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立足于生命健康十大高精尖领域,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发管线主要为国家一类新药或国内首仿药物。在研新药连续 3 年获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立项支持,符合国家重点扶持的研发战略方向。多项在研新药入选北京市科技项目和中关村重大前沿原创技术高精尖产业化项目。
凯因科技研发中心团队秉承“创新·让生命更美好”的企业使命,发扬凯因“卓越”的企业文化,专注于病毒性疾病领域,建立了病毒性乙肝、病毒性丙肝、流感、新冠、疱疹等系列创新药物研发管线,已取得 4 项生产批件。
火线出击研发战疫“弹药”
2019 年底,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华大地蔓延,春节前形势愈发严峻,我国迫切需要治疗和预防新冠病毒的药物来满足目前临床需求,而北京凯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上市产品重组人干扰素 α2b 注射液全国订单量突增。
作为多年专注于病毒性疾病领域的凯因人敏锐地察觉到,α- 干扰素治疗新冠预防新冠一定有效。果然在 1 月 22 日发布的新冠肺炎治疗指南中,就明确提到“可试用 α- 干扰素雾化吸入”。后续在卫健委发布的治疗指南试行第一版至第七版,均提到 α- 干扰素的治疗作用。
“我们第一时间成立了应急研发小组,攻关干扰素增加适应症治疗冠状病毒和早期干预的科研项目。”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万人计划专家周德胜博士和研发副总史继峰博士的带领下,新药开发小组积极开展作用机理、国内外研发文献、药理毒理、临床应用的海量研发数据分析。原本应该春节休假的研发人,立刻进入比正常研发强度更大的紧急科研攻关,负责文献调研的许铮博士、李响博士连夜奋战,仅用了 3 天时间,就整理出一份完善的关于国内外干扰素抗冠状病毒的文献分析报告。质量小组积极开展雾化给药的各项药学试验, 体外药效积极寻找可快速开展合作的科研机构。医学部经理吴秋华意识到可能会很快开展临床试验,临床试验方案是重中之重,正月初二早上接到电话,晚上就已经从广州赶回到北京,开始了临床试验方案的起草工作。
最终,仅仅用了 10 天的时间,研发中心团队就将申报资料提交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进行审评。同时,积极完善各项研究、开展新的化合物筛选、候选化合物评价等多维度的科研攻关,力争为我们国家早期打赢这场防疫战争作出自己的贡献,践行医药研发人的使命和担当。
治疗病毒性丙型肝炎的“中国方案”
“近 3 年来,我们成功开发取得药物生产批件 4 项,其中 1 类新药 2 项。”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病毒性丙肝领域,研发中心成功开发出国产首家全口服泛基因型治愈方案,包含 1 项 1 类新药和 1 项国内首仿。
病毒性丙型肝炎素有“沉默的杀手”之称,具有隐匿性强、传染性强等特点,国内直到 2017 年才有欧美先进治疗方案上市。研发中心为打破进口垄断的局面,实现国产国际领先治疗方案的上市,加班加点,仅用两年时间就完成了从 I 期临床到 III 期临床全部的临床研究。因原料药厂家在外地,所有的技术工艺问题均需在研制一线攻关解决,连续七八年,研发中心的药学研究人员经常在原料药厂家一出差就是两三个月。有的同事家里孩子生急病,连夜赶回北京,待病情好转又第一时间赶回研制现场。
2018 年完成临床试验后,为实现国内首家申报上市,注册、化药、质量等研发团队成员连续两个月加班加点整理注册申报资料,经常奋战到深夜,成功按项目计划向国家药监局提交了项目注册资料。正是因为研发人舍小家为大家、争分夺秒、夜以继日的奋战,才成功实现国产首个抗丙肝泛基因型 1 类新药的获批上市,为我国广大丙肝患者提供“北京方案”、“中国方案”。
“我们的另一项成果,是全球新长效干扰素研制成功。”该负责人说,研发中心历经 10 年,投入超过 1 亿元,成功开发上市全球新的长效干扰素并于
2018 年取得生产批件。该药研制过程获“十一五”“十二五”重大专项持续支持。
据介绍,长效干扰素是治疗病毒性肝炎的创新药物,常规的干扰素用于病毒性肝炎的治疗需隔天打针 1 次,而长效干扰素上市后可实现一周给药 1 次。
“临床试验需在全国各地传染病院开展,I 期临床试验到 III 期临床试验持续时间长达 5 年。”该负责人说,一线研发人员积极深入传染病院,为了减少感染风险,他们进医院前就提前做好准备,在院内尽量减少喝水、上厕所等行为,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严把研发质量的关卡,成功实现了研发成果的顺利产业化。
把“认真”作为企业第一要求
“每个人都有压力,但公司领导始终把‘认真’作为第一要求。不需要智商有多高,不需要情商有多高,但是一定要认真。”谈及工作态度,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既然选择做药,就意味着不畏艰辛,秉承公司卓越的思想,首先要能把这个东西做出来,再在这个基础上提高、完善。每个人都要做事情很认真,把事情做好,有困难都要大胆说出来,同事之间互相沟通。管理上虽有级别之分,但是做事情都是一视同仁。”而这种认真的态度,最终成为凯因科技不断创新、取得丰硕成果的关键因素。
“由于我们团队年龄结构普遍偏小,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注重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以老带新,注重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谈及团队建设,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坦言,年轻员工经验较为欠缺,容易急躁,而偏偏制药工作最需要耐得住性子,但年轻员工思维活跃,创新能力较强,他们的到来也为团队注入了新鲜活力。发挥好年轻人的作用,将对队伍的长远发展打下牢固基础。
榜样金句
既然选择做药,就意味着不畏艰辛,坚持开发临床有价值的新药,为中国的患者带来吃得起效果好的国产创新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