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 年北京市劳动模范 / 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时间:2022.07.07

早上 8 点,在揖斐电的产线上,一个忙碌的身影,她时而指点旁边学徒工艺,时而拿着本子记录。在她的耐心指导下,生产线井井有条,机器有条不紊地工作。

这样的工作场景,这样的工作状态,她一干就是 16 年。她就是于春红, 揖斐电电子(北京)有限公司品质技术课课长。

排除万难研发环保新工艺

2004 年,于春红从东华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毕业,来到揖斐电工作。“当时就背着一个双肩包来的,住在单位的集体宿舍里。”于春红回忆说。

日本揖斐电株式会社 (IBIDEN) 是全球最大的印制电路板开发和生产的专业厂家之一,其自主研制开发和生产的产品如CPU 用半导体封装板,多层高密度移动电话用电路板等的技术水准和加工工艺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000 年 12 月,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注册成立了揖斐电电子(北京)有限公司。

最初,由于工作和大学所学专业不匹配,于春红度过了一段难熬的时光。“当时我很沮丧,感觉大学白上了。”于春红说,“后来我遇到了一个好师傅,她不仅教我技能,更传递给我一种敬业的精神。我交上去的每份报告,她都会 仔细看,然后圈出文中的每一处错误。”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于春红被任命为技术工程师,负责公司的新工艺碳印刷工艺立项工作,为实现生产成本的下降和低碳环保,新项目将使用碳元素替代金元素导通。

从项目预期来看,低碳环保且生产成本大幅降低,项目优势非常显著。所以最初立案时作为公司的重点项目周期非常紧迫,同时因全新的工艺,没有技术先例可参考,于春红作为项目负责人便带领由技术、设备和生产部门组成的团队一起调试立上。

在技术调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难关。首先是时间紧迫,必须将所有的业务按照流程顺序密切衔接起来,于春红排出了月、周、日计划,甚至细化到小时,随时总结随时解决问题。一旦进行实验,经常忘记吃饭和下班,每天都加班到深夜。同时,每天她还要收集整理团队成员的进度,并做好第二天的准备。

其次是在调试过程中的技术难关。面对全新工艺,于春红通过大量查阅各类文献,了解新材料特性,熟悉新设备能力,不怕失败,通过 100 多次的 DOE 实验最终锁定生产的良品条件,顺利地解决了对位偏差、碳墨渗展等所有技术难题,如期完成任务。

最终,此项目填补了国内 PCB 行业空白,同年被列为北京市高新技术项目,并且公司也获得高新技术企业的称号。于春红,为建设“天蓝、水清、土净、地绿”的美丽北京奉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细节创新带来公司管理升级

2011 年,心细的于春红注意到管理文件的同事每天都要面对 100 多个文件夹,不仅查阅困难、浪费纸张,还耗时耗力。是否有更便捷的方式进行管理呢?

根据公司的管理特点,通过市场调查开创适合公司的文件管理方案。这个提案顺利通过,于春红负责推进此项目。从最初项目立案,结合厂家经验及工厂自身特点确定完善的功能,到 IT 化导入后的试运行及教育培训,再到最终标准化运用,一步一个脚印,彻底由传统的纸质管理转入 IT 管理,确保 10000 多份文件 100% 实现电子化;不仅提高了文件管理的准确度,纸质品使用量削减70%,同时整体业务效率提升 30%。

图片22.png

从 2017 年开始,国家提出 2025 智能制造计划,作为公司一线管理人员, 于春红也在思考如何将国家的方针政策落实到自己的工作中?在对公司的业务进行基础调查,她了解到大数据是智能制造的基础。作为生产工厂,产品质量数据是关键,现有的质量数据以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部门管理,数据处理耗时耗力,使用上存在壁垒。如何把所有数据串联起来呢?

于春红首先对公司现有的质量数据进行梳理,最开始的梳理过程一直在返工,这个过程很痛苦,但她始终坚持一种信念:付出必有回报,解决一个漏洞就更进一步。

凭着这股韧劲将数据从点到线到面连接,其方案顺利获得批准。在数据串联改善中,通过数据最佳逻辑准则设定、数据统计手法的呈现、警报策略的敲定及后台运行保障的服务器设施,通过 AI 团队自动编程实现工厂首个数据全自动运算,相关的数据顺利串联,同时打破壁垒,通过权限的设置可以针对不同岗位查询相关数据;这个项目整整推进了一年,从 6 人作业降为 0 人作业, 其宝贵经验已经全部进行了横向展开,整体业务效率提升 30%,为实现“智能制造”,为建设智能化工厂提供了大数据的统计保障。

主导变革加速“高精尖”产业化

作为高端手机的生产商,终端每一步的变革都会影响整个产业链,公司时刻准备最先进的技术以满足最新的高精尖的需求。于春红作为对接负责人,从2017 年开始与国内最新崛起的客户进行接触。

“开始压力非常大,一方面不熟悉新客户的企业文化带来了沟通不畅,前期客户发送 1000 多条检查项目需要进行确认并答复,同时发送 100 多份文件要求进行学习并内部传递。”如此大量的工作光凭上班时间肯定不足,她默默地带回家,在深夜里一点点啃下来。

另一方面,还要转变内部人员的意识以适应客户的要求,一开始 80% 以上人员不理解,大家认为目前的做法没有问题为什么要改变呢?

于春红通过每周例会将客户的要求及差距进行沟通说明,以及到个别部门单独沟通几十回,大家慢慢理解并主动推进。最终,通过专业的准备及高效的沟通,获得了客户认可。目前已成为公司的重要客户,其在公司的订单量也占据主导。与该客户的成功合作推动了 5G 模块的快速立上,实现国内高端手机制造商线路板元件的国产化,同时为推动封装板及半导体“高精尖”产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图片23.png

“公司的运营有很多管理体系,客户的要求,政府要求,公司的企业文化。这么多体系运行起来错综复杂,人员庞大,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于春红说。

从 2017 年开始,国际标准化 ISO 组织也在搭建高阶的共同管理框架,这也为于春红他们提供了非常好的理论基础。作为体系责任人,于春红提出希望将体系统合,“刚开始没少听到泼冷水的话,体系文件都处于公司文件的金字塔尖,并且不同的体系由不同的部门管理。牵一发动全身,专业跨度大。”

于春红通过刻苦钻研提高专业技能,跨部门协作,勇于攻克所有难关。历时 1 年半时间将公司体系完成六合一,满足政府和客户要求并获得 6 项 ISO 证书;此管理体系超越了日本总部的管理水平,总部借鉴该经验进行提升;在PCB 行业内也是首创性活动,整体效率提升 70%,每年为公司节约管理费用180 万元。2019 年,快速建立有害物质管理体系,推动企业进一步向高精尖发展;整个管理体系的改善有效推动了 5G 模块的设立、智能工厂的建立、封装板及半导体技术的规划,为进一步提高高密度电路板作出贡献。

从 2012 年开始,于春红连续 8 年推进公司质量月活动,此活动已成为公司品牌活动。作为质量月活动负责人,她在理解公司方针的前提下制定各项活动,对活动目标和活动手法进行宣传,鼓励全员参与活动。她采用的主要改善手法为零事例改善、标准大排查、作业项目大检查、改善提案、员工能力意识提升等具体活动,降低慢性不良,消灭突发不良,累计为公司带来 8000 万元改善收益,活动效果非常显著。

“在智能制造的大趋势下,我们人才队伍的专业化和人才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日常管理中,她将相关经验和知识转换为标准文件,并定期对新员工进行培训,提升新员工的业务水平和技能,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

16 年的工作经历,让于春红从揖斐电一名普通的一线职工成为质量管理负责人,她目标明确,用认真刻苦的工作态度,优于常人的专业技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榜样金句

作为一名普通的劳动者, 一定可以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去获得幸福生活。——于春红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