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干了,那就干好,只要努力了,就没有遗憾!”这是做了 12 年后勤保障工作的朱宏志最深的一个感触。
朱宏志是中共北京市委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委员会党政办公室一级主任科员,负责综合处统筹协调工作。1999 年 7 月参加工作,2008 年入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机关事务管理办公室。
12 年来,朱宏志始终坚守在机关后勤服务岗位。2019 年度荣获开发区“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18 年度荣获开发区“爱岗敬业的好员工”荣誉称号,2017 年度和 2018 年度考核优秀荣获嘉奖。
在平凡岗位发光发热
“后勤保障工作,任务往往都来得很急。需要准备的材料、物品、设施、器材等五花八门,但都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配齐,这样才能保证工作的顺利启动开展。”朱宏志说,机关后勤工作琐碎繁杂,经常承接临时性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如何保证不出差错,成为最关键的问题。
2019 年底,机构改革中需要对办公用房进行重大调整。此次改革涉及几十个部门和单位的拆分重组,办公用房和人员工位都要相应调整。时值岁末年关,各部门业务工作繁重,时间是关键,任务刻不容缓。为了使办公用房调整对业务工作的影响降到最小,朱宏志和后勤的同事深入每一个部门开展实地调研,了解各部门实际情况和办公用房需求,主动对接组织部门,掌握改革后各部门的编制情况和现实人数,具体、细致、精准地制定部门用房分配方案。
办公用房调整搬迁工作千头万绪,一旦启动就必须确保平稳有序,否则将影响整个工作的进度和效果,造成无法预估的损失和影响。搬迁前,朱宏志连续加班加点推演方案,逐个楼层、逐个房间核对办公用房及工位分配情况,细致入微地在每一个楼层的办公用房平面图上对这个房间的人员进出进行标识,将看似一团乱麻的搬进搬出逐步梳理成几条连贯的动线。对于房间调整涉及的办公家具、办公设备、网络、通讯等进行一体考虑、配套调整、周密部署,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搬迁保障计划。
“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如何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才能保证完成任务。”朱宏志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分工协作,全速推进工作实施。在搬迁的十余天中,他带领大家连续奋战,白天跟进各部门搬迁进度,处理各种突发情况,对接各种临时性需求,晚上指导、督促、配合施工人员对部门特殊需求用房进行间隔、粉刷、工位布设、连通线路等改造施工。通过主动对接、细致筹划、周密部署、团结协作,圆满完成了机构改革办公用房调整任务。
“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所有的东西配齐了,包括办公用房、办公桌椅、家具、设备、网络、电话等,保证了后续工作如期开展,得到了其他部门的认可和感谢,这让我有种巨大的获得感、满足感。”朱宏志笑着说,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辉煌成就,没有令人目眩的显赫名声,但干部职工满意的笑容是对自己辛勤付出最好的奖励,也是鼓舞自己战斗下去的动力源泉。
就是在这样看似平淡无奇、波澜不惊的工作中,朱宏志用自己默默的奉献,坚守着初心。
探索后勤服务管理新模式
在同事眼中,朱宏志是一个性格随和的人。用他自己的话说:“在办公室工作,很多时候负责的就是沟通协调,能和大家随和相处也是对我的起码要求。”
长期在同一岗位上工作,容易让人产生倦怠、止步不前。然而,工作中的朱宏志却有着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的另一面,注重克服传统后勤管理模式形成的工作惯性,积极探索后勤服务工作社会化和信息化道路。
多年的后勤工作中,朱宏志坚持业务学习,提升工作质效,并逐步认识到后勤服务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高质效的后勤服务管理是保障机关顺畅运行的重要保障。“我在大学所学专业是管理信息系统,对信息系统集成在业务工作中的应用也始终抱有浓厚的兴趣。”朱宏志介绍说,2013 年, 他主持开发了公务用车管理系统,对公务用车和驾驶员信息进行动态管理,将车辆调度全流程移植到网络系统,推行网上申请、网上审批、网上登记、网络留痕,把公务用车保险、加油、维修信息通过数据库与供应商进行对接,实时掌握动态数据变化,为“三公”经费支出管理提供参考。
2014 年,为加强办公用房管理,朱宏志积极探索图形化管房、分房系统, 主持推行了办公用房系统建设,做到一张图就可以查看每一间办公用房的面积、使用部门、房屋用途、屋内办公人员信息,简便了办公用房数据查询,简化了办公用房使用管理,设置的面积超标警示,使办公用房的分配严格符合规定的面积标准。
在后勤管理中,朱宏志不断尝试通过技术手段和设备设施的应用,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他主持实施了办公区管控系统改造,升级了车辆号牌识别管理系统,开发符合办公区管理需求的管理系统,严格了车辆进出管控,提升了车辆通行效率,以创新发展推动机关后勤保障工作的提升。
传承弘扬劳模精神
“我觉得劳模首先得有‘劳’,在业务方面能够起到顶梁柱的作用;其次就是‘模’,自己干得好还不够,更要把这种正能量传递出去,影响带动周围更多的人。”在朱宏志看来,工作努力不计得失,加班加点完成任务,这些都是成为劳模的必要条件。而自己也正是受到了劳模精神的影响,才取得今天的成果。
“我不喜欢把工作留到第二天再干,因为这不仅影响工作思路,还有可能耽误后面的工作进展。”朱宏志笑称,宁愿加班加点,也要保证按时完成任务。2018—2019 年间,办公区施工改造项目较多。为了不影响日常的办公秩序,各类施工改造基本都是集中在夜间或周末进行。朱宏志主动放弃周末和节假日休息,经常连续两三个月加班加点,随时掌握工程进度,确保施工质量,应对突发事件。为了确保监督施工效果,他经常在施工现场,跟工人、监理学习、请教,详细掌握施工流程和施工工艺的基本要求,跟进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在公车改革工作中,作为开发区车改工作的主要参与者,朱宏志认真学习领会各级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紧密围绕开发区工作实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多层面听取意见建议,积极参与制定工作方案、分解具体任务、落实改革举措、健全完善机制等全流程工作,出色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此后,朱宏志虽不再承担车辆管理工作,但能够主动担负起车改后续各项协调、检查、落实工作,不推诿、不退缩,积极配合机关车队管理人员做好相关车辆管理工作, 解决各部门保障用车和行政执法用车中出现的问题,有力保障了各部门工作的顺利开展。
坚守岗位助力打赢疫情阻击战
“因为有时候一线人员临时需要防护物资,都要从我们这儿来领,如果没人发放,他们的危险系数就会很高。”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从大年初一开始, 朱宏志没有一天休息。朱宏志放弃春节假期,积极协调对接商务金融局,科学合理测算机关内部防护用品需求数据,为防护物资购置、储备、分配积极开展工作,及时储备了口罩、测温枪、消毒片等必要防护物资。主动与物业沟通, 制定内部防控方案,详细规划和落实防控措施。疫情来得突然,防护用品极为短缺,他为合理分配物资、确保一线人员正常工作积极谋划,主动对接部门负责人,及时掌握部门人员和一线人员变化,尽量做到按实际保障人数申领物资、发放物资,避免分配不合理造成一线物资紧缺或不必要的浪费。疫情进入攻坚阶段,他始终坚守岗位,加班加点,发扬特别能吃苦的精神,把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落实、落细,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12 年坚守,12 年奉献。朱宏志在后勤岗位上默默付出,钻研创新,以不变的初心践行着入党誓言,用热情谱写着属于他的人生乐章。
榜样金句
既然干了,那就干好,只要努力了,就没有遗憾。——朱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