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 年北京市劳动模范 / 与时间赛跑的“做药人”
时间:2022.01.09

神州细胞工程有限公司新药研发总监。她把成为“做药人”作为自己这辈子最幸福的选择,潜心于创新抗体蛋白药物的发现和成药性研究。她耐得住寂寞、经得起失败,与时间赛跑,与病毒作战,带领 50 多人的团队一路披荆斩棘,联合公司多部门共同完成了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流感中和抗体和创新疫苗研发”等项目研究。

图片10.png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然而我们所研发的药物最终能否用到患者身上去?答案却不得而知。”笔者采访神州细胞工程有限公司新药研发总监孙春昀时,她坦言,“研发一种全新的药物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成功范例,但作为药物研发人员,即使有一丝希望也会尽最大努力。”

“做药是漫长的,通往成功的道路布满荆棘,只有耐得住寂寞、经得起失败,才能在这条路上走得长远。”说出这句话时,孙春昀神情平淡,却掷地有声、目光坚定。用她自己的话说,走上“做药人”这条路是她这辈子最幸福的选择。

50多人团队的“领头雁”

“读初中时,我对化学很感兴趣。课堂上,老师通过化学反应可以把一个物质变成另外一种物质,特别好玩。”孙春昀笑称,现在能够从事药物研发工作,跟小时候的兴趣不可分割。

2001 年,孙春昀从四川大学毕业后加入到由海归博士谢良志创办的神州细胞工程有限公司。“原本身体状况很差的病人,在服用相应的药物后就可恢复健康。这让我感觉药物研发是一件非常神圣的事情。”孙春昀介绍,当时,中国的药物仍以仿制为主,很少有真正的原创。正因如此,海归博士谢良志的回国创业,让她看见中国制药崛起的希望。

“如果跟着这样一个有原创经验的学者,共同来做这个工作,我们也有可能做出创新药。”孙春昀进入公司以后才明白如何做药,而公司也从搭建实验室、搭建一个小的技术平台开始,逐渐发展成为今天拥有上千人的大企业。如今,担任研发总监的孙春昀已在神州细胞工程有限公司工作近 20 年,带领 50 多人的团队,主要负责创新抗体蛋白药物的发现和成药性研究。

对于获得过许多荣誉的孙春昀来说,2013 年她带领团队研发 H7N9 禽流感治疗性抗体药物的经历,最是记忆深刻。“疫情出现后,我们仅用 12 天即完成H7N9 关键靶点血凝素蛋白的百毫克级生产,6天时间筛选获得 H7N9 病毒特异的高亲和力单克隆中和抗体,6天时间完成该创新抗体的人源化改造,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合作 60 天内完成该抗体的体外和体内药效研究,预防用药保护效果达到 100%,治疗效果达到 90%,并在 200 天内完成国家应急研发任务。”孙春昀说,“一般而言,一个正常药物的研发周期是 10 年,申报临床前的工作大概也要 5 年。但在 H7N9 这件事上,我们只用了 9 个月。”

凭借这“9 个月”,孙春昀所在的神州细胞工程有限公司成为国内第一家以最快速度研发出 H7N9 禽流感治疗性抗体药物的企业。

除此之外,孙春昀在新药研发方面作了很多的工作:领导建立了重组蛋白和单克隆抗体药物的高效表达技术和创新单克隆抗体药物的发现和筛选技术平台;协调团队研发出十多个重要药物靶点的创新抗体药物;建立的真核细胞高效表达技术平台在大分子生物药产业化方面作出突出贡献,多个重组蛋白药物的表达水平和产量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建立高效的哺乳动物高效表达载体和配套的高效表达细胞……

作为团队带头人,钻研科技的同时,孙春昀也注重课题组织经验的积累, 目前,她担任课题和项目主持人 5 项:分别是 2012 年、2015 年“重大新药创制”、2010 年北京市科技新星课题、北京市开发区一线创新人才培养课题以及2014 年“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

值得一提的是,2014 年开始实施的“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 含有 7 个子课题,涉及多个单位,该项目最终审批的经费为 7000 多万元。作为该项目负责人,孙春昀负责组织协调项目承担单位开展流感中和抗体和创新疫苗的研发工作,展现出很强的课题组织实施协调能力。

义无反顾投身抗击疫情

“相比成绩,我更看重经验。因为成绩只代表过去,而经验却能指导后面的工作。”面对众多成果和荣誉,孙春昀没有丝毫懈怠。

2020 年 1 月初,当得知在武汉出现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病人的消息后,神州细胞工程有限公司立即召开会议,组织部署各技术部门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药物研发的调研工作。1 月 11 日,在获得新型冠状病毒的基因组序列后,孙春昀领导团队并联合义翘科技快速开展了病毒蛋白表达、中和抗体研发和疫苗研发项目启动的研发工作,并计划根据疫情的发展情况随时调整工作状态和资源。

正月初四,孙春昀提前从老家赶回,初五就开始启动药物的研究工作。从那天开始,她至今没有一天休息。“每天需要完成阅读文献资料、布置研究工作、听取团队报告、讨论实验结果、向总经理汇报等工作。”孙春昀团队在近 2 周的时间内已基本掌握了病毒的主要致病机理和药物研发方向,并撰写了一篇科研文章,同时,制定了多条筛选获得高效的抗病毒中和抗体药物的研究路线和下游的功能检测方案。

依托在神州细胞工作近 20 年来不断努力建立的新药发现平台,在短短的 3 周时间内,获得多个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有高中和活性潜质的治疗性单克隆抗体候选药物,并完成抗体快速人源化、抗体的表位分析、抗体亲和力分析,抗体假病毒中和药效等多项药物特性分析。目前,公司已针对多个候选药物开展更多的研究工作,包括体外真毒抑制活性、抗体生产工艺和质量分析技术建立、GMP 生产、毒理评价等临床前申报相关工作。

面对繁重的工作,孙春昀笑称“习以为常”。多年来,她几乎每天都是 6点 50 分出发,驱车 30 多公里到公司上班,晚上加班到 10 点也很常见。疫情发生后,往往是刚进家门,就又与公司领导召开视频会议,或讨论当日实验结果,或阅读文献制定方案,或解决实验中的技术难题……

因人施策打造高绩效团队

“新药开发是任重道远、任务极其繁重的工作,仅仅靠个人的努力很难取得进步。”作为 50 多人团队的带头人,孙春昀把功劳归结于团队每一位成员的努力。同时,她也非常注重团队带领和继任者培养。根据本部门不同员工的个人特点,因人施策,顺势引导,促进新人成长。

一位参加工作不久的同事,很多实验技能有待进一步提升。但孙春昀与她共事中,欣喜地发现该同事思维敏捷,善于阅读文献,英文功底扎实。于是, 经过一番深入交流,分配该同事主要查阅资料,追踪某一个药物前沿研究进展并整理国外对该药的研发策略。几个月下来,该同事进步很大,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很快融入工作中,并对项目进展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推动作用。

高强度的工作节奏、公司上下的期许,这些让孙春昀偶尔也会感到疲惫。“有时候真的想好好休息一下,可一想到还有多个药物有待研发,亟待拿出研制方案来的时候,就恨不得立刻能够完成任务。”孙春昀说,特别是疫情发生 后,看到众多患者染病,甚至不幸离世,医护人员不顾个人安危,连续奋战在 抗疫一线的时候,总会想到新药物早一天问世,就会少一些病痛,于是禁不住 加快脚步,推动一个个项目前进。

“药物研发工作,关乎痛苦、疾病甚至生命,内心不够强大的人很难坚持做下去。”孙春昀说,“我很庆幸能够从事这份工作,它实现了我从小的愿望,同时也给了我一个机会,能够带领团队一起,为社会、为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


榜样金句

做药是漫长的,通往成功的道路布满荆棘,只有耐得住寂寞、经得起失败,才能在这条路上走得长远。——孙春昀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