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数据中心)和华科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5药品数智发展大会——人工智能赋能创新药加速上市主题分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成功举办。本次会议汇聚来自监管部门、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医药企业及信息技术领域的200余位专家学者与产业代表,聚焦人工智能在新药研发、注册申报、临床研究与智慧监管中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共探AI驱动药品全生命周期变革的新路径、新机制与新生态。
北京经开区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局有关负责人系统介绍了经开区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的基本情况,重点布局的产业方向及产业发展目标。该负责人表示,通过构建全生命周期政策体系,优化“一核两翼”产业空间布局,实施人才专项支持,强化审评审批资源对接,打造国际产业交流平台,建立全流程服务机制,为推动全球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亦庄方案”。
“当前,AI技术的深度赋能为医疗健康产业带来战略性机遇,经开区紧抓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发展契机,加快推动全域人工智能之城建设,持续优化基础能力支撑,开放公共算力5000P(1Petaflop 等于每秒执行 10¹⁵ 次浮点运算),完成全国首个产业人工智能赋能中心顶层设计,构建‘数、算、模、用’协同的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体系,建成全国领先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集群,面向社会开放100个标志性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表示,为加快AI充分赋能医疗健康产业,经开区已积累包括AI医疗企业、医疗服务商、新药研发等50余家企业,可为后续医疗数据治理、标注等提供服务;联合天坛医院打造国家脑健康公共数据平台,推动首批4个科研项目约41TB(存储单位,1TB等于10²⁴字节)数据汇聚;与国家药监局信息中心合作建设可信数智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医药可信数据空间,开发高质量数据集,采用“小切口”方式开展数据运营;联合市卫健委推动国家人工智能医疗健康应用基地落地。
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经开区将持续深化药械、医疗数据挖掘与治理,着力提升数据质量,形成高质量数据集;加快医疗数据标注基地、人工智能赋能医药研发公共技术平台建设,提供从药物靶点发现、化合物智能筛选到临床试验优化设计,再到智能制造环节的精准赋能,护航“极基础、极应用”成果加速转化;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新药研发、辅助医疗、手术机器人、医学影像分析、健康管理等关键领域的应用场景建设,有效激活区域发展新动能,加速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力争到2027年,突破一批人工智能医药应用创新关键技术,发布若干具有突破性的人工智能医学医药垂类大模型,形成20个人工智能赋能的生命健康服务标杆场景,着力打造国家医药健康行业人工智能赋能应用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