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一个名为“假装上班”的创新空间正在重新定义创业孵化的内涵。这个以“职场剧本”为创意外壳的空间,实质是一个专注个人创业孵化的平台,在亦庄落地运营的4个月时间里,通过独特的运营模式和全方位的创业服务,成功培育6家科技型企业。
“假装上班”创新空间。
01
打造个人孵化“实验场”
这个占地280平方米的创新空间,打破了传统孵化器的高门槛模式:走进“假装上班”,开放式办公区、专业直播间、休闲交流区一应俱全,更有不间断供应的零食饮料和各类创业设备。颠覆传统空间租赁模式,在“假装上班”创业,无需支付月租及押金,“按日付费”是创业方式的轻盈进步,真正实现创业“零负担”,助力创业人实现自我孵化。
“我们提供的是一个低成本个人孵化‘试验场’。”“假装上班”空间创始人朱冠霖介绍道,该空间以“赋能个人发展,激发就业创业活力”为核心宗旨,聚焦个人在就业准备、创业起步阶段的核心需求,构建“线上获客引流+线下孵化支撑+分类免费服务”的一体化服务体系,致力于为个人就业创业提供全链条、低成本支持,助力解决社会就业及培育优质初创市场主体。
空间采用24小时开放运营模式,充分满足不同创业者的工作时间需求。据统计,来这里的人群中85%以上是个人创业者,其中包括刚毕业的大学生、处于职业转型期的职场人,以及渴望实现创业梦想的自由职业者。“这里不仅提供性价比高的共享工位,还提供免费的创业指导、资源对接、技能培训等,这正是我们创业初期迫切需要的。”一位正在此处创业的年轻人表示。
02
6个创业项目孵化落地
“假装上班”空间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机制,精准对接人才、技术、资金与市场资源,助力项目快速落地与规模化发展。目前已成功孵化6个创业项目,科技型企业占据主流。
作为重点孵化项目之一,和中昌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和中昌科技”)已在亦庄注册成立,主要从事广告创意发布和软件开发业务。“在这里,我们不仅以极低的成本解决了办公需求,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创业方向的精准指导和资源对接。”和中昌科技总经理李志军表示:“从公司注册到业务拓展,每一个环节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另一个成功案例,是专注于宠物自助洗澡设备的研发项目。该项目创始团队最初来自杭州,在“假装上班”空间的指导下调整了创业方向,将自媒体运营与科技产品研发相结合。目前,该项目已经进入产品研发的关键阶段,正在与亦庄当地的研发团队合作推进。
“我们不只是提供场地,更是创业路上的陪伴者。”朱冠霖表示:“每个创业者来到这里,我们都会帮助其梳理项目可行性,对接行业资源,甚至指导他们使用各种AI工具提升工作效率,这些都是创业成功的重要保障。”
03
探索产业孵化器新模式
“选择将空间落在亦庄,正是因为这里拥有最优的营商环境和创新生态。”朱冠霖表示,自空间落地以来,北京亦庄对这一创新模式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相关部门多次上门服务,深入了解运营情况和发展需求,并提供相应的资源支持。
“北京亦庄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很大,我们希望能够成为政府与个人创业者之间的桥梁,将亦庄的优惠政策更直接地对接给创业者,让更多人了解并享受到政策红利。”朱冠霖补充道。
展望未来,“假装上班”空间计划以亦庄为总部基地,在北京布局4个核心网点,预计明年下半年将网点逐步拓展至全国一线城市;同时,规划布局“假装上班”空间第三代产品,预计引入AI机器人和AI智囊团等前沿科技元素,打造更加智能化的创业孵化平台。北京亦庄也将通过一系列措施,支持该空间实现从个人孵化器向专业孵化器的升级,推动更多优质企业落地成长,逐步构建符合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的完整产业链。
作为首都高质量发展开路先锋和高精尖产业主阵地,截至今年5月底,北京亦庄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企业数量突破2500家,其中在孵企业数量近1000家,“毕业”企业数量超1500家,硬科技企业占比近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