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上午,第28届京台科技论坛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亦创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开幕式上,两岸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最新成果集中发布,海峡两岸智慧医疗产业合作示范区启动建设,10家入驻台企与两岸科技创新中心签署共建合作协议,12个两岸经济科技项目达成合作意向,全面展现京台携手共育新质生产力、深化融合发展的务实成果。两岸企业家峰会大陆方面理事长郭金龙,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副主任潘贤掌,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夏林茂,两岸企业家峰会台湾方面理事长刘兆玄,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会长李政宏分别致辞。中共北京市委常委马骏主持开幕式。北京经开区工委书记孔磊,工委副书记、亦庄控股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军,工委副书记于淼,管委会副主任梁靓出席开幕式。
第28届京台科技论坛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亦创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政策迭代升级是推动科技创新和深化区域合作的重要战略支撑。开幕式上,两岸科技创新中心政策体系3.0版及《两岸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正式发布,进一步明确了未来建设路径。这不仅是制度供给和创新生态营造的再升级,也为两岸产业协同创新与融合发展注入了更强动能。
共建两岸科技创新中心合作签约仪式
两岸经济科技合作项目签约仪式。
合作签约环节紧随其后,展现两岸交流合作的具体成效。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和北京经开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依托国际医药创新公园(BioPark)和两岸科技创新中心,共同打造海峡两岸智慧医疗产业合作示范区。与此同时,10家入驻台企与两岸科技创新中心签署共建合作协议,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12个项目与中心达成合作意向。
两岸科技创新中心自2024年4月正式运营以来,已吸引89家合作企业和伙伴加入,累计接洽台资项目近50项,逐渐成为推动两岸科技合作的重要平台。未来,中心将充分发挥北京高端人才聚集、科技基础雄厚的优势,打造两岸科技企业的创新融合发展综合服务平台,更好支持台商台企在京发展。
主题演讲。
主论坛环节,两岸科技领军人物和产业专家围绕AI赋能新质生产力等主题展开演讲。第四范式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戴文渊指出,人工智能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方向;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总经理熊友军结合亦庄机器人产业实践,剖析了人形机器人研发的技术难点与市场机遇;台湾中华妇女联合总会主任委员雷倩从社会学视角探讨了机器人与人类互动的伦理与社会意义;台湾大学电机工程学系讲座教授、台湾研发管理经理人协会理事长罗仁权则以机器人产品演进为例,分享了科研与产业结合的经验和市场前景。多方观点交汇,展示了两岸科技界对未来产业走向的深度思考与开放姿态。
本届论坛以“共育新质生产力 携手融合新发展”为主题,来自两岸科技产业界相关人士、行业协会负责人、企业家及台商代表等500余人出席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