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高质量建设国际医药创新公园 推动医药健康产业发展专场。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信局,市药监局,经开区相关负责同志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北京市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处长叶昶主持。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力:
一、北京经开区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情况
北京经开区聚焦高质量发展聚变提升,着力推动产业成链集群发展,形成了“以四大国家战略为牵引、巩固壮大四大主导产业、全面布局六大未来产业、强化三个融合赋能、构建七大支撑体系”的“44637”高质量发展聚变提升战略。
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是经开区四大主导产业之一,坚持大平台、大品种、大生态发展,致力于打造企业活力强、产业生态好、规划布局优的产业创新高地,已聚集各类市场主体近5千家,涵盖药品、器械和第三方服务平台等全产业链条,产值规模占全市近50%,阿斯利康、赛诺菲、拜耳等世界五百强企业落地,一大批创新医药企业提速发展,形成了龙头引领、集群共进的发展格局。今年以来,创新药械产品加速涌现,两款一类新药、三款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占全市同期获批总量的62.5%。其中,全球第二款、中国第一款干细胞药物的成功上市,标志着北京经开区正从医药创新“跟随者”向“引领者”跨越,为首都加速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医药健康创新策源地和产业发展高地提供有力的支撑。
二、国际医药创新公园基本情况
在经开区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基础上,为充分发挥区域潜力,深度参与全球医药健康创新合作网络,进一步完善全市医药健康产业生态、提升城市南部地区发展能级,市委市政府高水平推动国际医药创新公园建设。
国际医药创新公园规划总用地面积约5.8平方公里,紧邻北京南中轴线,位于北仰山、南凤池的凤池公园畔,规划中的三条兼容南北、贯通东西的地铁线将在这里交汇,与首都国际机场、大兴国际机场、北京南站、北部生命科学园、南部生物医药制造区紧密联通,具备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四大产业功能区规划占地1.2平方公里,建筑规模约300万平方米,以超复合、深融合、新共享为理念,打造了可满足从教学、科研、孵化转化、临床研究、中试到大规模生产全链条需求的发展空间。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医疗器械审评中心、核查中心、评价中心、受理服务和投诉举报中心、信息中心等六个中心已经入驻总部集聚区。在此基础上,15公里半径内还覆盖了同仁医院等16家三甲医院、首都医科大学等5所医学优质院校,监管及创新资源要素集聚。环绕着南中轴超大尺度绿心的凤池公园,统筹周边综合配套用地,规划住房、教育、医疗、商业等基础设施,形成了公园引领的活力交往空间,是北京五环一带最后一块完整的产业发展区。
三、当前工作进展和下一步安排
2月27日,我们发布了“国际医药创新公园城市设计国际方案”征集公告,吸引了全球知名的国际事务所和设计院积极参与。目前,帕金斯威尔建筑事务所、晋思建筑事务所、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等5个国际联合体脱颖而出,预计将于6月确定中选设计方案。面向未来,我们正在高水平、高质量谋划国际医药创新公园建设。
一是布局一批全球领先的创新载体和技术平台。我们将引入国内外优质教育、科研、医疗资源,打造以新医学、新工科与人工智能交叉融合为核心的生物技术学院,建设北京临床研究中心、国际研究型医院等行业创新载体,聚焦医学人工智能、细胞和基因治疗、合成生物等前沿领域开展全球领先的临床研究和技术转化。加快建设医疗健康人工智能训练基地、生物样本库、医师培训中心、干细胞转化创新中心、医疗数据标注基地、疫苗与蛋白药物智造研究院等重大平台,探索产教医研一体的协同创新体系。
二是落地一批国际医药龙头企业地区总部和研发创新中心。今年3月份以来,多个已落地医药创新公园的国际医药龙头企业对外宣布新进展。拜耳开放创新中心正式启动、阿斯利康投资25亿美元建设第六个全球战略研发中心以及首个在华疫苗工厂、礼来创新孵化器正式投入运营首家孵化企业实现入驻、美敦力数字化医疗创新基地签约并揭幕、辉瑞北京研发中心正式启用。我们还在密切对接跨国医药企业,预计今年还会有一批跨国医药企业地区总部、研发中心和开放创新中心落地。
三是聘请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专家顾问。我们正在组建国际战略顾问委员会,聘请国际知名医药企业或机构负责人,就创新公园建设和管理发表意见和建议。目前阿斯利康全球高级副总裁、英国董事长顾尚文先生和辉瑞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彭振科先生已经成为第一批顾问,预计将于10月底召开的2025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北京论坛上召开第一次顾问委员会全体会议。
后续,我们将充分协同资源,从产业项目落地、产业空间建设、基础设施提升、配套设施完善四个维度有力推进国际医药创新公园建设,目标到2030年,将医药创新公园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医药创新高地,成为推动全市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记者提问
记者:国际医药创新公园目前建设进展如何?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力:
在2024年7月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第三届大会的现场,我们正式发布国际医药创新公园的规划构想,经过9个月的努力,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进展:
落地项目方面,除了刚才介绍的跨国医药龙头企业创新研发中心等项目外,我们已在研发转化区落位阿斯利康首个在华疫苗工厂、首药控股总部和产业化基地,今年将陆续推动生命之蝶研发转化中心等一批项目实现开工建设。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们已经启动内部“两横两纵”主干路网、研发转化区配套道路建设准备工作。计划2025年开工建设黄亦路,西毓顺路、南苑镇南六号路、海鲲街、春云路、德南路等市政道路及管线工程。配套设施方面,人才保障房已于2024年10月开工,将于今年年底完成主体结构建设;我们还将今年启动区域配套学校的建设工程,为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