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经开区的绚丽画卷上,总有那么一些年轻的身影,他们凭借自己的力量,以理想为灯、担当做伞,用拼搏的汗水书写着属于他们的辉煌篇章。他们有的是科研领域的佼佼者,有的是创新创业的领头羊,有的是社会公益的践行者,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青春的力量,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亦城青年”。
为纪念五四爱国运动105周年,经开区团工委开设“亦城青年榜样”专栏,讲述10名亦城青年的奋斗故事。今天推出《曹云松:扎根中医临床一线 挥洒无悔的青春》。
本期亦城青年榜样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经开区院区
综合办公室副主任 曹云松
成绩单
1. 2022年,获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杰出青年”专家称号。
2. 2021年,获北京市经开区“亦麒麟”优秀人才称号。
3. 2020年,获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最美逆行者”称号。
4. 2018年,获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北京中医药传承“双百工程”继承人称号。
5. 2018年,获京津冀“晨曦60”计划优秀人才称号。
6. 2017年,获全国《黄帝内经》知识大赛全国总决赛亚军。
扎根一线 妙手仁心守护百姓健康
曹云松,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副主任医师,中医临床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作为一名中医临床医生,他的单次半日门诊患者可以达到近50人次,近三年门诊量达一万四千余人次。他深耕临床一线,极善于运用中医经典理法方药诊疗本地区的疑难疾病,涉及顽固性失眠、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过敏性鼻炎、慢性咳嗽、头痛头晕、功能性消化不良以及慢性肾炎等多种疾病,常采用多种辨证体系、融合不同配伍方药进行诊疗,获得患者一致好评。曾获评2020、2021年度北京市经开区“爱企业好职工”、2021年度东方医院“十佳”员工等荣誉称号。
此外,曹云松还成功申报失眠专病门诊并担任负责人,针对顽固性失眠总结出“肾虚痰扰”的病机,门诊诊治失眠患者已超过数千人,很多患者都是口口相传慕名前来就诊,“我的失眠已经持续四五年了,吃过多种不同药物,效果都不见好,也是听别人推荐,才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看病,没想到很快就见效了,不仅睡眠好了,心情都跟着好起来了,非常感谢曹大夫。”
融合创新 助推中医药学科快速发展
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曹云松积极探索多种疾病的诊疗模式,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急危重症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经验,尤其在肾病、脑病两大方向的诊疗中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发表《通补奇经八脉治疗顽固性蛋白尿经验》《地黄舒眠饮治疗顽固性失眠临证经验》等学术论文,基于临床实际经验,提出通补奇经法治疗难治性蛋白尿、补肾化痰法治疗顽固性失眠2个学术性创新观点,取得专业领域的传承与创新。
曹云松目前担任中华医学会内科分会青年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内科分会理事等多个职位,多次在国内大型学术交流大会上发言,进行学术交流和再提升。他曾多次在国家级、北京市比赛中获优异成绩,并主持参与多项省部级、国家级课题,作为第一作者发表SCI文章1篇,作为第二作者发表SCI文章2篇,在影响因子较高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助推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
临危受命 做“疫”往无前的冲锋者
“我是一名医生,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我的时候,我必须冲锋在前!”2020年,在疫情最肆意的时候,曹云松作为国家中医医疗队的一员奔赴武汉一线,充分发挥人文关怀与医疗诊治相结合的优势,采用中医药全链条模式诊治新冠肺炎患者100余人,书写出不平凡的抗疫赞歌。
“有他在,我们就有主心骨。”在担任经开区博大永康隔离酒店医疗保障组组长期间,他身先士卒,全程参与隔离酒店的核酸采集、流行病学调查等相关任务,重视关注隔离人员的身心健康,每次都是最后一个离场,用实际行动筑牢疫情防控的“安全网”。
助人为乐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曹云松非常关注公益事业,积极参加“保卫环境绿色家园行动”“清洁水源计划”“山村老师帮扶”等公益项目,已参与公益事业和筹款项目累计百余次。看到有因重病导致经济困难的患者,他更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我做公益的出发点很简单,就是看到别人有困难,就想要尽些绵薄之力,虽然数额很小,但是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力所能及帮助一些需要的人。”
2020年,他加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年联合会,成为常务委员,聚集青年骨干,围绕中医诊疗,多次开展爱心义诊进社区活动,以切实力量守护经开区居民的生命健康。
深耕医学,践行仁心仁术;永攀高峰,不负生命重托。曹云松表示,“成为医生的道路是漫长而艰辛的,成为一名好医生更是难上加难,这其中有苦也有甜,需要日积月累,更需百折不挠。未来,我将不断积累提升,致力于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相结合,探索创新出更多的诊疗方法,为守护大家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