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良好的法治环境是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经开区”)是一片发展的热土,在这片热土上,活跃着一支年轻的税收普法团队——北京e税文化宣传职工创新工作室。
国家税务总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及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坚持“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认真落实“八五”普法工作要求,在全市率先成立“北京e税文化宣传职工创新工作室”。以税务文化宣传为主线,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税收法治理念深入人心,扎实推动主题教育成效转化为实际成果。自成立以来,这间小小的工作室凝聚起巨大的创意能量,通过一系列创新宣传形式,逐步建设起税收文化宣传品牌矩阵。
01 创新形式——穿越舞台剧讲述税收普法故事
北京e税文化宣传职工创新工作室现有40余名年轻干部,在这里聚齐了开发区税务局宣传工作的精兵强将,虽然所属部门及岗位各有不同,但是在业余时间,每一个属于年轻税务干部的思想之光都在这个创新工作室里聚集绽放。怎样创新税法宣传形式?怎样让税收法治观念入脑入心?成为摆在这些年轻税务干部面前的一道必答题。“多从纳税人视角、多用大众语言”成为他们做好税收宣传的“金钥匙”,他们正奋力打造“北京·亦庄”特色的税收宣传“金名片”。
不久前,创新工作室推出了一部穿越舞台剧,让税收普法宣传在开发区冬季里“火”了一把。
“快看,这个场景回到了古代!”税收普法舞台剧《时空奇旅》,在人大附中亦庄新城学校的校园舞台刚一开演,就牢牢吸引住了孩子们的目光。
据主创团队成员、创新工作室宣传干部边洛鋡介绍,在这部舞台剧中,一对创业小夫妻因是否要依法纳税产生分歧,无意间进入“北京税务时空博物馆”,开启了一段“穿越”不同年代的税法文化之旅。“我们让想‘逃税’的年轻人穿越到古代,变成了税务官员,在穿越中体会到税收的变迁和税法的意义,进而在青少年观众心中树立依法纳税的意识。”
“我在剧中扮演的角色是户部尚书,在古代主要负责税银的收缴分配。”“我所饰演的村长在抗战期间带领村民积极缴救国公粮。”演出结束后,税务干部演员邀请孩子们走上舞台,用剧中角色身份与大家交流互动,打开了税收普法的新视角。
人大附中亦庄新城学校德育主任王涛老师表示,孩子们平时接触税法的途径有限,能通过这么新颖的形式树立依法纳税意识非常难得,开发区税务局的宣传干部们给大家上了一堂精彩生动的税收文化课。
北京e税文化宣传职工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开发区税务局办公室(党委办公室)主任安娣表示,税务干部们用舞台剧这一青少年熟悉和喜爱的表现形式,从“课堂讲台”的“面对面讲法”转变为“舞台上下”的“肩并肩普法”,增强了普法教育身临其境的“沉浸感”,拉近了税史与现代生活的“距离感”,用普法的机制创新带动青少年对税法的内心认同,实现了在潜移默化间让法治思想入脑入心。
02 光影讲述——影视创作解锁税收普法新模式
伴随微博、微信、微视频等媒体的兴起,当今社会已经悄然进入了“微时代”。创新工作室的年轻税务干部们紧跟时代脚步,根据新时代税收普法需求,创作出一系列优质普法影视文化“微电影”作品。在税收影视创作中去追寻“微”中见“大”的光影力量。从展现税务人心怀家国、担当奉献的《愿望清单》,到税收助力创业奋斗的《梦想“投资人”》,多部佳作得到各界的广泛好评,迅速“破圈”。
2021年正月初三,年轻税务干部们在未远去的年味中汇聚在创新工作室。为了让公众了解税收工作者,展现税务人不为人知的一面,创新工作室历时两个半月创作完成微电影《愿望清单》。
这部影片从几十个税务干部日常工作中提取出代表性故事,以使命与传承为主题,在“家庭关系”和“税务稽查”两条主线下,讲述了一个关于“小家”和“大家”的故事。
主创团队成员、创新工作室宣传干部边洛鋡表示,作为开发区税务局制作的第一部税收题材微电影,《愿望清单》倾注了太多人的心血。经过数十个寒夜和清晨热火朝天的拍摄,最终完美呈现。电影主创团队成员也将秉承电影中展现的税务精神,带着一份责任与执着,在平凡工作中为税收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光与热。
正是凭着这份执着和热情,创新工作室这两年推出的多部影视作品都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与肯定。《愿望清单》《梦想“投资人”》分别荣获第28届、29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中国税收”单元最佳微电影作品奖;《愿望清单》获得第七届平安中国“三微”比赛微电影类三等奖;原创公益广告作品《生活多一典 幸福多一点》获得北京市法治动漫微视频民法典类一等奖。聚焦经开区产业发展的工作纪录片《看见未来》,获得第30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中国税收”特别单元优秀作品奖……
开发区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姜学东表示,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聚焦文化理念传播 与税收法治文化传播,借助创新形式强化意识形态引领,为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助推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精神支撑、道德滋养和文化保证,取得广泛社会影响。创新工作室也为新入职干部展现个人风采创造了广阔舞台。通过充分发挥年轻干部的兴趣特长和聪明才智,建立短视频制作、有声漫画、新闻发言、影视文化创作、理论研究等多维度的宣传队伍,为税收普法宣传增加了新鲜血液。
03 凝聚力量——举办品牌活动扩大税宣“朋友圈”
“税收现代化越向前,越需凝聚更多合力。”创新工作室的年轻税务干部们深知“一枝独秀不是春”。只有不断扩大税宣“朋友圈”,才能让税收共治理念深入人心。
近年来,开发区税务局依托创新工作室与经开区总工会、宣传文化部、平安办等多家部门协作,围绕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功能定位和纳税人缴费人需求,打造经开区税收知识竞赛品牌。通过创造性地推动税收知识竞赛与财税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深度融合,不少企业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实现了由“参赛员”到“小教员”再到“宣传员”的身份转变。
税收知识竞赛已连续举办5届,通过不断升级线上线下联动方式,从“线下竞赛网络直播”到“多地互联云端竞赛”,再到“线上预赛线下决赛”,逐渐丰富体验玩法,持续扩大竞赛效应辐射范围。
从第1届仅几千人关注,到第5届参与人员达174万人次,税收知识竞赛受众面呈现指数级上升。金风科技集团税务共享部部长张欢欢表示,比赛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知识竞赛营造了“比学赶帮超”的积极氛围,在竞赛中进一步夯实财务团队的业务知识,也加深了税企之间的良性互动。
“亦税游园会”是开发区税务局在今年4月第32个全国税收宣传月期间,举办的趣味税收普法“市集”。参与活动的市民,都有机会获得创新工作室推出的网红爆款文创产品——“我是纳税人”主题帆布袋。“我抽到的纪念品就是帆布袋,背在身上有一种依法纳税的光荣感和自豪感。”市民周女士表示,要为开发区税务局的创意点赞。
此外,连续两年在税收宣传月期间推出的线上税收普法互动平台税宝自习室也备受青睐。纳税人可在自习室随时随地学习税法知识,通过答题积分、翻卡转盘获得税收文创纪念品,这种新颖的宣传形式上线以来广受好评,2023年,累计普法在线时长10275小时。
这些税收普法宣传品牌活动,充分调动了纳税人缴费人参与税收法治宣传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良好税法普及效果,促进了税务领域的多元共建和协同共治。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e税文化宣传职工创新工作室这支充满青春朝气的团队,将在更高起点再出发。立足创新,推动工作室持续完善升级,不断推出品牌化的普法宣传作品,积极落实普法责任,多形式开展普法宣传活动,为税收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