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经开区首届“亦城工匠”隆重获表彰。这次表彰的10名 “亦城工匠”中,有致力于智能制造技术研发的工程师,有深耕生物制药工程技术的破局者,有开拓汽车新能源领域赶超国际水平的开路人,有投身基因工程探索生命起源的探路人,有推动航天航空技术发展的领航员……他们是立足平凡岗位的普通一员,也是全区创新型高素质劳动者大军中的代表,在各自的领域耕耘不辍,与区内广大人才一起为亦庄新城的发展建设提供了不竭动力。让我们一睹他们的风采!
梁启征,质量分析的守门人
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质量专业首席技师
简要事迹:负责分析解决各类整车疑难杂症,确定根本原因、制定长短期控制措施,近三年来带头解决整车各类疑难杂症280余项。成功研制一套清胶方法,实现行业内重大突破,实现直接经济效益超1200万元。并带领技师团队开发系列教具,组织技能提升培训,自主开发10余套培训教具,为公司培养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400余名,积极开展“万人新型学徒制培训”,加快新能源人才梯队建设,为助力公司实现新能源战略转型。
工匠荣誉: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麒麟领军人才,中国汽车最美汽车人,2021年度北京青年榜样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技师,奔驰首个、且目前唯一一个“爱迪生奖”获得者。
吕健龙,生物制药工程技术的“破局者”
北京义翘神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艺开发和生产负责人
简要事迹:主持新冠蛋白瞬转工艺放大研究和规模化生产,建立了瞬转表达规模化生产平台,支持全球抗疫工作;主持公司“疫情蛋白生产线扩容项目”;主持医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公共服务平台项目:主持完成多项单抗、双抗新药工艺开发和中试放大工作,支持部分双抗项目成功转化,并获得临床批件;主持公司关键生物试剂工艺研究和规模化生产工作,全面支持医药健康领域研究,带动生物医药技术产业发展,彻底解决生物试剂“卡脖子”难题。
工匠荣誉:参与1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参与多项国家1类新药研发项目,发表论文两篇,申请专利1部,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2021年获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麒麟·领军人才”等。
铁维彬,互联网营销道路上的前行者
京东零售平台运营与营销中心平台整合营销部负责人
简要事迹:带领团队与多部门联动协同,仅用27天时间,确保2022年京东&春晚合作项目安全有效落地,实现691亿红包累计互动;2021年11月11日成功落地“晚8点”心智打造,改变了电商行业大促0点开启的规则;2021年“6·18沸腾之夜”晚会,携手北京卫视,荣获广电总局主流创新的好评;2020年“6·18”北京消费季,携手北京商务局、央视共同打造“北京消费季”,并在王府井举办“北京消费季”直播活动。
张子康,工业机器人应用的先行者
SMC(中国)有限公司电气工程师
简要事迹:在某型号气缸组装生产线自动化改善项目,通过自动机械手配合组装设备实现了气缸自动装配、检查、包装作业,替代了原有的人员手工作业,生产节拍由最初的30s降到了22s,项目实现人工投入削减75%。同时积极联合公司IT部门进行组装车间IT化的推动,目标是实现生产车间数字化、智能化,从全公司没有一台机器人,到现在每天产线上都有机器人的加入,为公司及亦庄新城的发展助力,为国家的制造强国战略贡献当代青年的智慧与力量。
工匠荣誉:公司第13届合理化发表大会金奖,第七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工业机器人操作调整工赛项决赛个人全国亚军,团体全国季军,北京市职工高级职业技术能手称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
娄颖,智能制造的开拓者
北方导航控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副总工程师
简要事迹:带领团队设计出了一种适用于军工生产的智能制造体系模型,通过工作方法的创新改变提高了效率,取得显著成效,为具有“动态感知、实时分析、自主决策、精准执行”特征的智能制造生产线、车间建设奠定了基础。积极推进创新能力驱动科技成果转化,开展技术攻关60余项,完成11项技术创新与工艺攻关课题,并将成果转化为5项专利技术。在针对青年技术人才的培养中,17年间已经培养了20余位技术带头人,也为公司的长远战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丰富的技术储备。
工匠荣誉:首都劳动奖章,北京市优秀青年工程师,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工艺创新工作先进个人,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代表等。
李波,新能源底盘研发的开路人
正高级工程师,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商品创造中心N62兼N60项目总监
简要事迹:2005年4月入职北汽,重点研究自主品牌油车动力底盘匹配设计和新能源汽车底盘正向设计,在电动汽车底盘设计及动力匹配、线控底盘关键技术产业化研究方面具有多项创新成果,健全了北汽全面正向自主底盘开发验证的标准体系。带领团队创新性完成了极狐BE21全新底盘平台开发和验证工作,实现了全新新能源底盘平台独立自主开发,并成功助推极狐车型上市,产品品质受到市场客户良好反响。
工匠荣誉:第二十一届北京优秀青年工程师,第16届北京发明大赛“银奖”,2021年京津冀科研院所联盟优秀成果“科技创新二等奖”,2020年北汽集团先进个人等奖项和荣誉称号等。
段海峰,基因测序的探路人
赛纳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
简要事迹:带领研究团队创新性地开发出具有独特荧光转换性能的新型测序试剂,包括被命名为“北京橙”的高荧光转换率新型荧光分子结构系列。之后带领团队先后开发出新型聚合酶、连接酶、剪切酶、扩增酶等几十个新型突变体酶分子,创造性地在荧光发生测序原理基础上开发出ECC错误校验测序法,填补了国内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通量基因测序平台设备领域的空白,有力打破当前在测序领域中“卡脖子技术”的垄断局面。
工匠荣誉:作为第一发明人申请发明专利6项,已授权4项;作为第二发明人申请发明专利5项,已授权2项:作为第三发明人申请发明专利9项,已授权6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项等。
丁克乾,天线技术的“领航员”
航天长征火箭技术有限公司航天技术专家
简要事迹:2002年4月,进入航天长征火箭技术有限公司从事天线设计工作。2005年,丁克乾和他的团队承担起了研制我国第一个星载高精度导航天线的任务,在团队共同努力下,研制完成了我国第一个星载高精度导航天线,填补了国内空白。2015年,攻克了异形天线罩匹配的技术难题,建设了国内第一套近场天线罩匹配测试系统,完成了国内首次近场天线罩匹配试验。该成果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为我国在相关领域的技术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积累。
工匠荣誉: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卫星导航定位科学技术奖3项,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九研究院科学技术奖特等奖1项等。
陈彦民,信息和通信工程技术的“聚合者”
高级工程师,欧必翼太赫兹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研发部副总监,软件开发室主任
简要事迹:与团队负责毫米波、太赫兹人体安检平台的研制开发工作,并通过了毫米波业内最高的认证标准——毫米波安检民航A级认证。2021年底,在临时接到地铁冬奥支线融合进站单体测温仪产品开发任务后,以不到2个月的时间攻坚克难,顺利完成任务,有力保障了北京地铁冬奥支线的开通,获得了客户的好评。现致力于安防安检一体化智慧平台的研发工作,努力为开发区智慧城市的建设贡献力量。
工匠荣誉:精通8种常用编程语言和多种开发环境,已发表SCI/EI学术论文20余篇,中国电科集团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等。
陈维涛,液晶显示器制造行的“赋能者”
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简要事迹:2005年4月加入京东方,负责TFT-LCD产品工艺技术开发和产品整合工作,2009年参与国内第一条8.5代线TFT-LCD产线建设,主导完成400多项新产品的设计开发及重大不良攻关项目,个人发表海内外专利累计80余篇,多项专利已用于实际生产,并始终致力于稀缺技术人才的储备和培养,促进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体系建设,为经开区的创新发展和经济效益提升做出重要贡献。
工匠荣誉:北京市2021年度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2020年职工创新工作室领军人称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