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 年全国劳动模范 / 改良生产设备的“马良神手”
时间:2022.02.23

SMC(中国)有限公司制造 2 部 2—4 课合理化推进负责人。他善于用专业的眼光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并将自己多年的生产经验和技术要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现场的骨干人员,不仅是改良生产设备的“机械神手”,工艺、设备、刀具的“创新师”,更是培养年轻技术骨干的“播火者”。

图片2.png

“什么是机会呢?‘困难’就是机会 ! 别人不愿去面对困难时,你能够去勇敢地面对它、解决它,你就把握住了机会。”从一线员工到“机械神手”,2020 年全国劳动模范获得者尚晓利虽屡获殊荣,但不骄不躁,踏踏实实做一名基层技术工作者。他是工艺、设备、刀具的“创新师”,也是技术骨干的“播火者”。

而目前最让尚晓利上心的当数他面前的无人运转设备了,这是他亲自带队通过合理化建议进行技术改造的 BNA、BNE、BND 系列加工设备,如今, 无人稳定运转最长 16 小时,这种设备在 SMC(中国)有限公司的车间已有74 台。

扎根一线的技术尖兵

尚晓利在 SMC(中国)有限公司如同“明星”一般,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他依旧埋头一线,天道酬勤、自强不息的信念与努力将这个草根里长大的娃锻造成了扎根生产一线的技术尖兵。

尚晓利进入车间已经十六个年头了,当年他初次进入生产车间时,就被这些自动化生产机械吸引了所有目光,自此,他在不断改良创新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在公司举办的岗位技能大赛中脱颖而出,夺得“技能标兵”的称号,在加工制造的航线上,他慢慢看清了自己将要前行的道路。

在尚晓利前行的道路上遇到了许多突发事件,但在他的带领下都有惊无险地化解了。在一次应急保障生产任务中,尚晓利发现如何实现设备刀具热变形的自动补正、如何避免撞击事故发生,以及提高设备有效稼动率等技术难题成为工厂急需解决的问题。“要做到设备无人化,必须要保证设备中间不能出现报警,中途不能出现停机,不能中断量产,这些都是影响连续运转的因素。”尚晓利说,“经过在现场分析瓶颈点,后续会针对这些瓶颈点做出一些相应的技术改善,持续改进实现供应跟排除瓶颈点的技术。”

尚晓利也从来不排斥“弯道超车”,参加工作以来,尚晓利当过专用机操作工、NC 操作工,开过设备、钻过机床,担任过班组管理,做过设备维修、技术支持,在长时间多岗位的现场磨练与不断打拼下,个人技能水平稳步提升。身为 SMC(中国)有限公司的一名技术工作者和基层管理者,尚晓利扎根一线基层,用批判的思维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站好每一班岗”,最终成为同事们眼里的“定海神针”。

在多年的生产改良工作中,尚晓利多次提出有效的改善提案,并与技术骨干人员一起研讨与制定实施方案。目前尚晓利通过对生产设备的创新改造改善, 为公司每年平均削减 300 万元左右的成本,平均每年提高 15% 的生产能力,成本累计降幅在 25% 以上。除此之外,尚晓利平均每年为公司培养技术骨干 5 人,所在班组还获得公司级“先进班组”称号,在参与的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中获得“优秀奖”等。

出于蓝胜于蓝

无论是技术还是其他工作领域,尚晓利都绝不藏私,他清醒地认识到“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他认为,“一个人再能干,就是每天 24 小时地工作也满足不了现场的生产需要,只有做好技术上的传、帮、带工作才能让现场所有的骨干都能具有过硬的技术业务水平、才能满足现场的生产需求。”作为 SMC 合理化小组负责人、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及新创工程高技能领军人才工作室负责人, 尚晓利将自己多年的生产经验和技术要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现场的骨干人员, 并且充分发挥技师工作室的影响力,带领工作室人员深入制造现场,积极寻找问题并提出改善方案。

全身心毫无保留培养技术人才时,尚晓利毫不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的情况发生,他认为“能在业务上帮助到其他同事也是我的骄傲,希望徒弟们比我更好更强”。

尚晓利认为,一个师傅带出来的徒弟是一种风格,性格无法改变,但做事的风格或者做事的原则需要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与不放弃的钻研精神,是尚晓利的师傅赵晓柱传承给他的,而尚晓利也是如此要求徒弟的,他说:“严谨的态度需要慢慢培养,不是一两天的教授就能做到的。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大量工作的潜移默化才能形成。”师承对他影响更大的是对事情的钻研精神,“我师傅赵晓柱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孜孜不倦的教诲,以及他身上那种非要把问题解决到底的精神,无形中给我一种鼓励。”尚晓利说。

尚晓利对自己的要求是“干什么事必须干成,就算干不成也知道我哪儿不成或者为什么不成。”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一天解决不了,他连晚饭都吃不下,一直在琢磨事情的由来,直到发现这个问题真正原因及解决方案,心里的石头才算落下来,真正放下心来。

“我是 2006 年入职的,到现在一直跟着师傅,师傅平时对我们特别认真负责。有一次由于设备故障,师傅下班以后义务在这儿加班加点调整设备,晚上也就回不了家了。”尚晓利的学徒郑东广提起师傅,一脸骄傲和崇拜。

在团队成员、现场的技术人员或者负责人发现了解决不了的问题来向尚晓利求助时,他经常会对他们说“没病死不了人”,意思是有果必有因,任何异常情况只要处在非正常运行模式,那么肯定有待解决的问题,如果找不到问题的源头,无法得知它是什么病,自然无从下药开方根治。

每周三是尚晓利雷打不动的“打合”会议时间,会上针对于不同主题如稼动率提高、无人运转等实际推进的困难点、问题点,思想碰撞,解决问题。每天开晨会,细化当日工作,强调注意事项。在疫情期间,尚晓利仍通过语音或视频会议的方式,和徒弟、团队成员加强互动交流、探索新思路。

“实用新型”创新师

“可惜我们现在缺少专门申请专利的人员。”尚晓利谈到自己团队的创新工作时感叹道,他平时工作繁多,因此许多创新改造的技术仍待他和团队抽出空来申请注册。在一部分人的认知里,新产品的发明才能称为创新,而尚晓利却对创新有不一样的看法:“专利里有一个实用新型的概念,某个已存在的东西把它用到更加发挥它作用的新环境,开拓新用法,也是创新。”

在创新的道路上,尚晓利毫不嫌麻烦。公司的原材料拉拔工序为削减拉拔模具的修理和购买费用,计划将模具磨损使用限度放宽,但同时,“痛点”随之而来,机加工工序对原材料外形尺寸变化的要求比较严格,因为机加工工序的装卡定位要完全依靠原材料的外形进行定位,所以如果原材料外形尺寸不稳定就会造成对机加工工序的装卡定位和加工精度的影响,势必会产生更高比例的废品。但如果解决了这一技术问题,既能够削减上游工序的 10 多万元模具费用支出,又能够削减机加工工序的废品率。因此,尚晓利找出这个“痛点”,经过翻阅技术资料和设备说明书,最终在对机加工设备“0”投入的前提下,通过对设备功能的开发拓展,实现了设备对原材料外形尺寸变换的自适应功能,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不仅如此,尚晓利还带领着组内技术骨干人员对工艺进行优化调整,对刀具加工条件与工艺进行标准化改善。

“我从事这个行业,包括我们 SMC 公司生产的产品其实都是在为智能制造打基础。因为我们是实现装备、设备自动化关键的中间元件的生产。”尚晓利对于自己的使命有非常清醒的认识。他说,“我们一直以来前进的方向就是实现设备的无人运转、提升现有的设备能力等等。”

设备的无人运转相当于机械设备从启动到加工结束,24 小时连续生产,无人干预。而现在设备运转过程是离不开人的,需要人来实时监控生产过程中产品的尺寸变化、质量的保障、油液的补充、切线的处理及其他材料的补充。尚晓利表示,他们今年的目标是实现设备连续无人运转 16 个小时以上,这就意味着他们把目标放在了在国际标准之上,看向了更远的未来。               

“荣誉和勋章只能代表一个人的过去,成绩还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尚晓利言行合一地实践着。


榜样金句

荣誉和勋章只能代表一个人的过去,成绩还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尚晓利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