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星”搭乘“亦箭”成功入轨!北京亦庄航天产业链“开花”
来源:北京亦庄 时间:2025.09.08

“箭”指苍穹,“星”耀九天。9月5日19时39分,北京星河动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谷神星一号(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顺利将开运一号、智星一号、云遥一号27星三颗卫星及和爱神星留轨试验平台精确送入预定太阳同步轨道,发射任务圆满成功。

图片

图片

北京星河动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谷神星一号(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从开年以来五连胜的星河动力航天自研的谷神星一号,到北京开运联合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自研的太空态势感知卫星开运一号,再到全图通位置网络有限公司参与技术验证的数码火炬科创号爱神星留轨试验平台,此次发射任务中,亦庄力量“携手”入轨,“星箭齐飞”在天空划下的轨迹,为“亦庄航天”共生共荣的产业生态写下生动注脚。

01

谷神星一号迎年度5连胜

“这是谷神星一号今年第5次执行发射任务,也是第5份捷报。谷神星一号的任务灵活性、轨道适应能力和高密度发射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验证。”星河动力航天有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星河动力航天已经成功完成20次发射任务,服务27家卫星客户,成功将85颗卫星载荷送入了太空。

不仅是火箭的连战连胜,星河动力航天自主研制的国内首个商业火箭末级留轨试验平台也成功发射进入太空。此次发射的爱神星平台是继2024年6月6日首颗爱神星成功入轨后的第二次发射。

“本次发射有个浪漫的任务代号——‘鹊桥仙’。”该负责人表示,寓意着两颗爱神星在太空中的历史性相会。爱神星留轨平台在完成主任务后,将继续留轨运行,搭载可见光相机、星屏、阻尼球等载荷,开展长时间在轨试验和轨道机动试验。据介绍,该平台基于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末级进行适应性改造,通过系统升级使其具备在轨长期运行能力。该平台可为各类新技术、新器件及新产品提供低成本、便捷高效的在轨试验验证服务。星河动力航天通过此项创新,显著提升了火箭末级的利用价值,为商业航天领域的资源复用探索出新的路径。

据介绍,在谷神星一号基础上重点研发的升级型号谷神星二号运载火箭已完成多项关键地面试验,进入首飞倒计时。谷神星二号支持海陆多种平台发射,在保持灵活性、快速性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与系统优化显著降低发射成本,发射单价与200吨级中型液体火箭相当。

02

太空态势感知星座首星成功首飞

“开运一号是由上海巡天千河空间技术有限公司为北京开运联合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空间态势感知卫星,也是国内首个商业航天太空态势感知星座广视星座的首发星。”开运集团史敬表示,太空新“员工”开运一号的成功“入职”,标志着我国商业航天向构建自主可控的全球太空观测体系迈出关键一步,在空间态势感知领域正式开启全新发展阶段,对增强国家太空安全保障能力、保护太空资产、促进航天产业升级具有积极意义。

开运一号为晨昏线低轨轨道卫星,以太空探测载荷进行太空数据采集任务,覆盖轨道高度为低、中、高轨道的卫星数据,结合地面观测站网,构建天地一体化太空观测体系,运用先进的数据处理与轨道计算能力打造自主AOE国产轨道数据集。作为空地间的“数据桥梁”,开运一号采集到的数据将广泛应用于太空交通管理、航天产业等领域,将推动建立自主可控的全球太空目标编目系统,提升我国在国际太空治理领域的话语权;可带动高精度探测、智能数据处理、先进轨道计算等关键技术创新,促进航天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助力我国在全球商业航天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推动我国太空探索与应用向更高水平迈进。

作为企业空间态势感知星座广视星座的首发星,开运一号设计特性和功能可以提供更加精准的轨道数据,促进建立自主可控的全球编目系统,再结合地基太空观测站网进行精密的卫星轨道计算,进一步补充AOE国产轨道数据集。

“开运一号的成功发射是我们星汉计划的第一步。”史敬介绍,星汉计划是开运集团全力构建的地月空间太空综合观测体系,它深度融合全球30个地基观测网与108颗卫星组成的天基网络,构建起覆盖天地的一体化太空观测矩阵。通过多角度跟踪、高清拍摄与精准编目,建立起一套完全自主可控的 AOE 国产轨道数据库。其中,108颗卫星包含广视星座的太空态势感知卫星24颗,以及守望星座高性能天基探测卫星48颗、灵眸星座的天基观测卫星36颗。

“该计划的核心目标是打造太空交通导航系统、太空交通网络及太空天气系统,不仅为商业航天活动提供坚实的安全屏障,更在空间探测、任务保障及科研创新等领域奠定稳固基础,有力推动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史敬表示,预计到2026年,开运集团将完成空天地多维太空实时观测系统。

03

全图通参与技术验证的数码火炬科创号成功发射

“此次由全图通参与技术验证的数码火炬科创号的成功发射是我们入驻香港数码港及国家火炬科创学院香港分院后的首个里程碑,标志着全图通香港低轨卫星战略取得实质性突破。”全图通董事长张迪表示。

据介绍,全图通于今年6月正式入驻香港国际创新科技枢纽——数码港及国家(中关村)火炬科创学院香港分院,以进一步拓展与国际顶尖科技企业的合作,并借助香港自由贸易港的便利,高效对接全球市场与资本,推动卫星应用服务及数字资产成果的国际化。

此次数码火炬科创号发射任务重点验证星载数据处理与安全传输核心技术。通过突破太空算力瓶颈,构建适应香港国际数据枢纽需求的太空通信体系,相关成果将为香港开拓太空经济新赛道提供核心支撑。卫星搭载的可见光相机与高清星屏等载荷,同步开展在轨智能处理与机动能力验证。

04

“左右邻”里便有“上下游” 促产业链开花

“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是我们的首星开运一号首飞的最佳搭档!”史敬表示,去年9月,企业将总部迁至北京亦庄国家信创园,如今,其自主研制的卫星已经搭乘“邻居”星河动力航天的火箭成功入轨,开辟了商业航天在太空态势感知领域的发展新路径。

落户北京亦庄一年来,开运集团将人工智能与航天产业深度融合,形成了以轨道计算、多源数据融合为核心的技术体系。其自主研发的“Aseem”平台整合了大数据、云计算和AI算法,覆盖太空数据服务和卫星管理两大领域。此外,企业还启动“天选计划”,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及行业龙头企业,共建太空态势联合实验室。史敬说:“在办公室放眼望去,便是风景如画的通明湖畔。在北京亦庄,生态绿意与营商暖流交织共生。落地一年来,企业发展‘加速跑’,既离不开地区‘共性要素+产业专项’的精准政策支撑以及高效、贴心的政务服务,也得益于地区完善的商业航天产业链。”

一边是新“邻居”用成绩单书写的营商注脚,另一边是老“土著”以根脉编织的产业图景。

“作为亦庄生、亦庄长的企业,多年来我们感受到了经开区政府重商、安商、亲商、暖商、护商的强大决心与实际行动,让我们能以主人翁的姿态在这片热土上干事创业。”刘百奇2018年辞职创业造火箭,如今其企业自主研发的谷神星一号已经成功执行20余次发射任务,成为了行业内众所周知的“劳模火箭”。

“今年已经是全图通与北京亦庄携手走过的第十个年头,依托地区良好的政策支持、产业配套和创新氛围,我们逐步发展成为北斗导航与空间信息领域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张迪表示,这里汇聚了火箭、卫星等众多产业上下游的企业,正是在这样的沃土中,我们才得以茁壮成长。

2024年2月,《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商业航天产业高地的若干措施》发布,从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创新产业集群、强化发展要素保障、培育高质量产业生态等方面支持商业航天产业发展;2024年11月《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加快打造AI原生产业创新高地的若干政策》发布,通过“算力券”“模型券”以及大模型备案等多项创新举措加速地区人工智能原生产业发展……从商业航天到AI,北京亦庄政策协同的“光合作用”,正逐步推动形成‌“天地一体”的创新生态链。

空天企业超170家,航天生态企业超600家,覆盖火箭卫星总体、卫星载荷及核心组件、火箭发动机及主要分系统、核心零部件、卫星应用、工贸、民品、文创等商业航天全产业链环节,其中,火箭企业集聚度超过全国75%,商业互联网卫星企业集聚度全国最高……今年以来,亦庄航天规模持续扩大,科技创新成果显著,对重大工程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推动以航天新质生产力为支撑的太空经济加速发展。“亦箭”冲霄、“亦星”闪耀,“亦庄航天”以创新突破和开放合作的精神,不断加速地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新高地,为航天强国战略注入强劲的“亦庄动能”。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