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Ultra在比赛中。图片来自新京报
8月15日上午,备受全球瞩目的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1500米决赛圆满落下帷幕。来自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天骄团队的天工Ultra机器人表现卓越,作为全场唯一无人遥控的参赛选手,最终以6分55秒的成绩勇夺亚军。此次比赛不仅是机器人运动能力的较量,更是科技创新实力的直接体现。
天工Ultra并非首次在赛场上大放异彩。早在今年4月,在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总站参与联合主办的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中,天工Ultra就凭借出色的性能与稳定的发挥,一举夺得冠军。从半马冠军到1500米亚军,天工Ultra在一次次的赛事中不断突破自我,展示着经开区机器人产业的技术实力与创新成果。
北京经开区作为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高地,已经形成了完善的“1+6”产业体系,基本覆盖核心零部件、整机到应用场景的机器人全产业链。这里汇聚了优必选、小米、星海图等百余家机器人企业,产业规模约占全市50%。
在生活服务领域,机器人也在不断拓展应用场景。久秉机器人的煎饼机器人,在AI技术赋能下,3分钟内就能为消费者送上热气腾腾的煎饼,今年订单目标为5000至1万台;北京瑞宏的教育机器人“小智”,具备辅助教学等六大功能。
经开区还积极布局未来,全面开放亦庄新城场景资源,计划在两年内释放超万台、近50亿元具身机器人应用机会,其中超千台为人形机器人需求,全力打造九大标杆应用场景。根据规划,到2026年,经开区将实现十大应用场景全覆盖,集聚百家创新企业、汇聚千名高端人才及万台级量产能力;到2030年,构建“全链布局、全栈自主”的创新生态体系,确立中国战略支撑地、技术策源地及产业主阵地地位。
此次天工Ultra在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的优异表现,无疑为经开区机器人产业增添了一张亮丽的名片。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经开区的机器人产业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为全球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亦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