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下午,工委书记孔磊主持召开北京经开区2025年第25次工委会议,传达学习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及市领导围绕“加快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主题到经开区调研指示精神,部署经济运行、接诉即办、消防安全、防汛相关工作。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王磊等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参加。
会议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经开区实际抓好贯彻落实,推动城市建设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系统推进城市更新进展,高质量编制更新专项规划,总结提炼具有“亦庄特色”的经验模式,综合运用城市更新政策工具,加快推动存量更新提质增效。要持续筑就宜居宜业产业新城,打造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高品质居住空间,构建多层次人才住房保障体系。夯实智慧城市数字底座,提升精细化治理水平。加强“港街镇”协同联动,精准布局生活性服务业态,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与公共服务品质。要加快提升美丽亦庄生态品质,推动花园城市建设,构建以凉水河为主脉的蓝网系统,塑造北京麋鹿文化品牌,高标准建设南海子公园国际文旅融合示范区,打造“生物多样性魅力亦城”名片。
会议强调,今年以来,市领导多次到经开区调研,充分体现出对经开区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也对推进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市领导到经开区调研的指示要求,紧紧把握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趋势,充分发挥首都教育科技人才优势,着力建设世界领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地。坚决扛起全市唯一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职责使命,下好先手棋,在重点领域布好局、落好子,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亦庄样板”。高质量建设全国集成电路产业高地,抢抓机遇、趁势而上,持续加大产业项目推进力度,进一步发挥重点平台作用,推动“卡脖子”技术攻坚突破,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持和产业服务体系,不断扩大北京亦庄“芯名片”影响力。加快构建全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标杆,深化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城市融合,坚持“车路云一体化”,加快自动驾驶场景创新和商业化先行先试,打造便捷、高效、韧性、宜居的双智城市。要全力打造国际一流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高地,强化前沿创新引领,推动机器人在园林水务、商业服务、教育教学、医疗康养等领域率先实现应用,探索高水平“机器人生产机器人”柔性生产模式,优化产业创新生态、完善展示平台,加速出台机器人专项支持政策,不断促进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要全面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研判技术发展前景,进一步加大产业要素保障力度,探索知识产权保护利用新机制,创新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全力打造新质生产力典范区。
会议听取亦庄新城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时指出,亦庄新城上半年GDP增长12.3%,超额完成预期增长目标,顺利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三季度是决定全年经济增速的关键阶段,要锚定目标精准发力,继续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头阵、挑大梁。要着力优化产业生态,巩固增强主导产业发展优势,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补足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短板,持续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要持续深化重大项目引进培育,聚焦重点企业、高端人才、产业链核心环节与新兴领域,精准发力强链补链延链,全面提升项目转化和落地实效。要加快推进下半年经济重点工作,深入分析研判经济发展形势,加强重点事项研究,高质量编制“十五五”规划,为实现全年及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打牢基础。
会议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接诉即办工作。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以接诉即办改革为关键抓手,持续提升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强化亦庄新城新扩区域协同联动,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要拧紧消防“安全阀”,牢牢守住安全发展的红线底线。压紧压实消防安全责任,扎实推进畅通消防“生命通道”、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等重点工作,加快“数字消防”建设,加强消防安全培训,更加准确有效排查各类风险隐患。要落实落细各项防汛措施,确保安全度汛。严格落实防汛预防行动和应急响应措施清单,加强危险区域管控,做好强降雨后排水工作,强化值班值守,加强信息沟通和重要情况报送,有效预防、妥善处置各类突发情况。
会议要求,全区上下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市委决策部署上来,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狠抓各项工作落实,确保顺利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亦庄贡献”。
会议还研究审议了其他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