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行百业,因匠心而蓬勃;时代浪潮,因匠心而澎湃。2025年4月8日是经开区第四个“亦城工匠日”,当天,以“亦匠亦心 智领未来”为主题的工匠日活动举办,10名第二届“亦城工匠”名单正式发布。
为大力传播弘扬工匠精神,培养打造更多知识型、技术型、科技创新型高新人才,进一步推动新质生产力在经开区加快发展。经开区总工会特在公众号开设专栏,刊登这10名第二届“亦城工匠”的事迹。
今日推出第三期:责任担当·筑牢基石。
数字化控制系统的核控先锋
中核控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产品研发负责人 王冬
王冬专注于中核集团统一、先进、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化控制系统产品研制14年,带领团队扛起核工业DCS(数字化控制系统)自主化和国产化的创新大旗。2013年,中核控制启动自主知识产权安全级与非安全级DCS系统研发工作。作为团队一员,王冬从DCS单个模块组件做起,推进系统研制工作。面对产品应用经验不足的客观情况,他带领团队将测试数据转化为改进动力,最终实现系统性能的迭代优化。
2018年,为实现三代核电机组数字化控制系统工程应用,已经是技术负责人的王冬优化研发流程,针对非安全级DCS平台的高复杂性,梳理出58项关键技术任务,最终该方案通过国内外专家的一致认可,实际性指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2019年以来,王冬带领团队在科技创新实现一系列新突破,研制的非安全级DCS平台龙鳍实现了应用落地,安全级DCS平台龙核获得国家核安全局颁发的民用核安全电气设备设计和制造许可证,共获授权专利22项,撰写了学术论文和技术研究报告30余篇。
心怀强国梦 铸就“中国芯”
北京京仪自动化装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工程师 芮守祯
“热情专注,坚持不懈,败而后成”,这12个字深刻概括了芮守祯在科研道路上的不懈追求。2016年,面对国内集成电路制造领域温控设备长期被国外垄断的现状,芮守祯组建起集成电路专用智能温控设备技术团队,带领团队夜以继日攻克技术难关。由他设计的多种制冷系统与节能循环系统,能够在-120℃至150℃的宽泛温度范围内进行实验测试及可靠性验证,成功开发出60余种型号的产品,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的刻蚀、薄膜、化学机械研磨、离子注入等关键工艺制程。
这些产品采用国际领先的智能控制算法,实现温度的精准调控,其温控精度超越了同类产品,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破了国外在集成电路制造领域专用温控设备的长期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国内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创造经济效益超过18亿元,成功替代进口,为半导体设备国产化作出贡献。同时,芮守祯积极参与11个省部级项目,担任4省市评审专家,团队和个人先后荣获多项荣誉称号。
以技术创新铸就芯屏产业新生态
北京京东方创元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工艺工程师 尹理才
自2016年入职京东方以来,尹理才以卓越的学习能力、出色的技术能力和强烈的创新意识,在液晶显示器件制造领域深耕细作,迅速成长为团队中的佼佼者,先后荣获公司级、集团级、电控级、国家级重点奖项16项。他积极参与北京电控集团创新项目,荣获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CF部Photo科创新工作室领军人称号。
作为领军人,尹理才以技术创新驱动企业发展,积极投身于LCD行业的技术革新之中,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完成项目26项,在技术创新、产品升级、管理优化、工艺改进、方法创新及记录创造等多个维度取得显著成就。他在生产一线敏锐捕捉问题,以创新思维寻求解决方案,同时推动工艺品质提升,利用智能化数据优化工艺,显著增强了工艺的稳定性和良率。他积极推动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与科技成果转化,助力构建北京市芯屏产业生态,负责内部国产化项目,解决行业“卡脖子”难题。他因材施教,为职工量身定制培训计划,通过专业技术学习、项目头脑风暴等形式,培养出一批核心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