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报道位于北京经开区的“GE医疗中国创新中心成果”案例入选关键时刻彰显中国政府对GE医疗(通用电气医疗)在中国的发展和国产创新成果的认可。
详细报道
从通用电气医疗“创中心”建设看创新活力——“中国‘创新场’为新产品研发提供了有力支撑”
无须贴电极片即可完成心脏扫描的量子平台CT,搭配先心病智能筛查技术的超声仪……4月8日开幕的第九十一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CMEF)上,通用电气医疗展示了其“全面国产、无界创新、合作共赢”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80款展品全部融合数字化及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全面智能化;24款新品中,12款由中国团队主导研发,20款在中国生产。
位于北京经开区的GE医疗工厂。资料图
自2021年起,通用电气医疗连续3年在北京、无锡、上海启动了3家“创中心”,分别依托自身优势资源,打造针对供应链、影像链、数字链的孵化平台。
北京经开区企业GE医疗创新生态。资料图
目前,“创中心”已与超过50家企业伙伴、10家学术机构和50家医院共研共创。仅在人工智能方面,就已引入90款数字化产品和技术进行融合创新并投入临床使用,服务近700家医院,加速本土医疗创新生态的构建,推动数字技术与临床应用的“双向奔赴”。
作为3家“创中心”之中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创新实体,上海“创中心”自2023年11月启用以来,已汇聚10家创新企业入驻孵化,涉及人工智能、高级视觉、远程医疗、数字化手术等领域。
“从‘制造中心’向‘智造枢纽’转型,中国‘创新场’为新产品研发提供了有力支撑。”通用电气医疗相关负责人张轶昊表示,将努力推动融合全球资源和中国智慧的成果走出实验室,更好满足患者的临床需求。
【链接·投资中国,看中的是创新创造能力】中国在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生物科技等领域的新动能表现亮眼,不仅是重要的市场,更代表着全球顶尖的创新生态。今天的中国拥有26个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连续两年位居世界第一,正在成为全球创新“策源地”、新技术加速落地的“催化器”。
得益于产业体系完整、配套能力强的供给优势,创新的中国是共享机遇的蓝海。过去10年,在华规模以上外资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增长86.4%,有效发明专利数增长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