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小编怎么上的热搜?”“这个镜头怎么是方的?”“我怎么才能让更多人看到我的作品?”带着这些疑问,11月21日下午,学员们走进北京经开区首都工匠学院,在经开区总工会开展的信息员专业技能培训课程中寻找答案。
在人人都是创作者的时代,从大话题中找小切口、巧用UGC来二创、追踪时下热点创造属于自己的爆款,往往能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本次课程特别邀请到《北京日报》运营推广部副主任、北京市数字编辑职称评审专家、快手研修院资深讲师陈岩,以“新媒体时代下如何做出有趣有料的新闻宣传内容”为主题,结合自身采访经历及典型新闻案例,对学员们关注的宣传难题答疑解惑。通过讲述着重提升大家对新闻产品定位、新闻角度选取等方面的理解和把握,引导大家立足工作定位,发现身边选题,找准宣传方向。
课程结束后,学员们对陈老师由浅入深的授课语言和结合实例的分享意犹未尽,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本以为在基层能宣传报道的事儿没有那么多,听完老师的讲解我发现身边有很多值得宣传的人和事,回去我也要好好策划策划,争取多产出一些有趣又有料的新闻。”永康港社区青年汇穆星宇说道。
据介绍,本次信息员专业技能培训课程为经开区总工会本年度的最后一场。此前,经开区总工会邀请了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工人日报的资深媒体工作者,为260余人次的工青妇系统组织信息员和对新闻写作感兴趣的职工青年送上了专业课程。
总工会有关负责人表示,“虽然培训课程告一段落,但我们将持续挖掘优质资源,拓宽写作思路,激发创新活力,助力更多工会工作者及职工提升专业技能,将经开区的工会工作经验传递到更广阔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