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总部)北京测评中心落地北京亦庄
来源:北京亦庄 时间:2024.08.22

近日,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总部)北京测评中心(以下简称“北京测评中心”)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机器人产业园正式落成,可面向京津冀地区机器人企业提供标准制定、技术咨询及检测认证服务。

图片

△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总部)北京测评中心。吴江/摄

产品上市,检测先行,该中心以测试和评定为机器人的质量保驾护航。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北京测评中心负责人柴熠介绍道:“依托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总部)相关资质,北京测评中心建设的第一阶段主要包括电磁兼容试验室和智能化评价试验室,能为机器人提供电磁兼容和智能化等技术领域的技术支持与咨询、检测与认证服务,目前智能化评价试验室已完成建设。”

走进智能化评价试验室,技术人员正在测试不同的项目,有人操作检测平台,有人坐在电脑前。柴熠说:“随着机器人和AI技术的融合发展,智能化和学习能力不断提升,为进一步提高应用效果,需要建立机器人智能化分级分类评价体系。当前,由我们牵头形成的机器人智能化评价体系已形成一系列团体标准,包括感知、认知、决策、执行、交互五大要素,智能化评价试验室就是基于此为企业测评机器人产品的智化程度,目前已建成智能感知、认知决策和交互等三个试验室。”

图片

△交互实验室。吴江/摄

图片

△智能感知实验室。吴江/摄

图片

△认知决策实验室。吴江/摄

在智能感知部分,北京测评中心可对机器人视觉感知算法的准确率、平均像素误差等进行检测。指着大屏幕上不断运行的代码,柴熠说:“我们制定了相应的团体标准,并根据标准开发了机器人智能化视觉算法测试系统,当连接被测机器人后,导入算法模型,选择其应用场景所对应的测试数据集进行测试,就能自动输出视觉算法智能等级测试结果,帮助企业评定视觉感知水平并明确提升方向。”当前,北京测评中心的视觉测试数据集已包涵医院、家庭、工业等多个场景的18万条数据,从机器人视觉相关的标准研制、测试能力建设到数据集平台建设,水平均属国内前列。

此外,认知决策试验室能开展移动算法测试和移动实物测试,解决了移动算法测试依赖实际场地搭建及测试的行业痛点,具备成本低、周期短等优势。交互试验室能开展机器人上肢和下肢交互能力测试,其中一台安装机械臂的测试平台周围布满动作捕捉镜头,能通过到达时间、位置偏差等参数,评估人与人形机器人交互的安全性、柔顺性和智能化。

北京测评中心的电磁兼容试验室也在加速建设中,待投入运营后,该试验室将基于国评中心专业团队,为机器人及工业、医疗、信息、电器等多个重点领域的企事业单位开展检测服务。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完善中心能力建设。”柴熠说,“依托北京亦庄的机器人产业优势,北京测评中心将为更多工业、服务、特种等种类的机器人,提供零部件、模组、整机、集成应用等全产业链的研发、生产、现场等环节的检测认证服务,力争打造国内一流的机器人检验检测技术平台。”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