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这些亦城青年上榜北京经开区“2024亦庄榜样”!
时间:2024.08.13

作为北京经开区深入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抓手,“亦庄榜样”选树活动自2018年以来,影响力、覆盖面不断扩大,被表彰的榜样人物覆盖全区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各个领域。“2024亦庄榜样”主题活动于今年5月份启动,经过前期广泛征集,目前已进入月度评审阶段。

3位由经开区团工委评选的“2023亦城青年榜样”上榜第一批月榜人物,让我们一睹青年风采,感受奋进力量!

深耕半导体自动化领域,解决该领域多个技术难题

图片

刘冬梅

刘冬梅,女,汉族,1989年11月出生,34岁,北京锐洁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电子专用设备工业协会理事。

图片

刘冬梅代表经开区创业女性参加北京市第十五次妇女代表大会

心系民生,区内首次创业

2013年正值北京频繁出现极端雾霾天,当年环保部正式将PM2.5列入空气监测指标中,同年9月10日国务院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刘冬梅女士在国外留学期间,开始着手大量空气净化市场调研和分析,2013年10月创办德赛奥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主要做空气净化装置等系列空气净化产品。

攻坚克难,引领行业发展

创业是孤独而艰辛的,2015年在面临场地、人员、资金多重困难和挑战下完成首台晶圆减薄机成功交付大客户。2022年最艰难时期,她带领攻关团队经过半个月日夜奋战,成功在规定交期内将设备交付给终端Fab厂。她带领团队完成多项行业关键技术的开发及运用,在机械手结构、自动化传输控制及通讯等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实现多种类国内首台(套)自动化传输设备的开发与应用,助力中国集成电路国产设备市占率大幅度提高。

锐意进取,促进产业融合

刘冬梅在北京经开区先后创办德赛奥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锐洁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搭建全产业链集团公司架构。通过资源整合与并购,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打造出国内半导体自动化传输领域头部企业。

图片

刘冬梅在和管理层谋划公司战略布局

创新创造,取得优秀成果

刘冬梅带领锐洁公司先后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资质,主导承担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技项目,参与编制国家相关技术标准,获得50余项专利授权。公司连续多年实现盈利增长,产值逐年大幅递增,近三年销售额复合增长率超过100%,为行业培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400余人,为国内半导体行业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1000余项。作为一位青年创业者,她正带领公司紧跟“一带一路”倡议的步伐,积极拓展海外业务,把自研产品推广到国际市场。

图片

刘冬梅在检查科技成果转化情况

树立榜样,践行社会责任

刘冬梅女士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累计捐赠额超百万。2023年下半年主动联系多方协调,为区内学校捐赠了一台半导体自动化晶圆传输设备,给学生们宣传普及电子产品中芯片生产制造流程和我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现状,鼓励学生们努力学习,树牢科技报国壮志。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刘冬梅的个人成长经历和创业创新实践以及回馈社会的那份责任和担当,激励亦城青年们勇于创新,敢于挑战,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共同为区内科技事业和经济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十年青春,十年奋斗

图片

林晓晨

林晓晨,女,汉族,1990年12月出生,北京亦庄实验中学校务委员,第四党支部书记,学部主任。

严于律己  争做能教会学生学习的教师

林晓晨严于律己,努力成为擅长教会学生学习的教师。自2014年加入十一学校后,她快速成长,承担重要教学任务,并在高考中获得最高等级认定。她婉拒了十一学校的邀请,毅然加入亦中,勇挑重担,参与多个项目组。近十年来,她实现了中学生物“贯通式”教学,勤于反思、勇于创新,秉承“我为人人”原则,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林晓晨获得多项荣誉,深受学生喜爱,在历次教学诊断中均获优秀称号。

图片

林晓晨在课堂与学生们一起学习

投身年级管理  充分发挥团队教师的教育智慧

2019年林晓晨接任新高一的年级负责人,带领一支年轻、尚无高考备考经验的教师团队、还有无可回避的疫情,这届学生的培养变得尤为特别,全体师生也共同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她带领教师制定工作目标,为学生提供适切教育。在高三备考中,即使病倒并接受手术,她也坚持出院上课。在她的带领下,2022届高考成绩取得历史突破,清北人数实现历史突破(5人),经开区清北率位列北京市第三,高考平均分全市排名上升至23名。

图片

林晓晨与学生们在高考前的最后一堂课合影留念

提升自我教育素养  做研究型教师

林晓晨参与的大兴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项目《初高中生物校内课程资源联合开发的研究》,在项目中承担初高中衔接课程的设计,该课题已完成,经审核准予结题,鉴定等级为优秀,参与的北京市十一学校校级项目《STEM课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在项目组中林晓晨承担了POE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探索及实践,该项目获校级一等奖。她参与完成多个市、区、校级教学研究项目。她深入研究新高考背景下的生物教学,关注学生成长,致力于让每位学生形成相对优势。

林晓晨为亦中发展注入活力,是亦中高素质教师的代表,期待她未来有更多成长与进步。

在发动机和动力电池生产一线开拓创新,奋力前行

图片

孙建国

孙建国,男,汉族,1989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新能源高级主任工程师。

孙建国在发动机工厂担任冷测试工程师期间,主动承担设备改造重任,通过技术创新为公司节省300余万元。首次开发出发动机故障智能诊断系统,相关成果受到世界内燃机大会专家认可。

图片

孙建国(右二)带领团队开展设备调试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孙建国按照公司部署安排,转至动力电池工厂,联合广大技术骨干,通过自主创新开发出低成本快速诊断设备,构建数字化电池测试分析平台,荣获国家多项发明专利,助力产能效率提升,每年为公司节约200余万元。

参与主导智能制造及机器视觉识别检测项目,推动工业4.0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落地实施。项目先后荣获北京市发明创新大赛银奖,首都职工自主创新成果奖等多个奖项,累计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4余篇,获得国家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5项,个人荣获“2019年中国最美汽车人奖”“2021年第四届北京市创新大工匠奖”等省部级以上荣誉。

孙建国还负责新能源创新中心建设,提出“3+X”创新方案,探索电池高压安全创新、数字化制造创新、绿色创新和未来数字化生产线技术创新。工作室2023年荣获首批北京市产业级职工创新工作室荣誉称号,孙建国以开拓精神、勇于创新的态度,在科学发明、技术创新等方面为公司和行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作为2022年北京奔驰-清华大学碳中和实践活动企业导师,指导学生完成2项碳中和课题,获得清华大学碳中和实践丁香奖和清华大学碳中和实践优秀导师奖。

图片

孙建国(左一)与新能源行业专家开展技术交流

孙建国,作为北京奔驰年轻工匠的缩影,正在与广大青年人才一起,努力践行着精益求精、行则至极的精神;他们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以百倍的精神迎接挑战,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际行动为公司作出更大的贡献,为公司全面电动化转型持续奋斗,为首都汽车工业持续向高精尖转型升级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