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工作经验,部署未来发展。近日,北京经开区团工委召开经开区2024年上半年基层团组织工作会议,就上半年工作内容进行总结回顾,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任务,经开区团工委、各基层团组织有关负责人60余人参加。
会议对《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基层团组织工作管理办法》《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团组织建设经费管理办法》《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基层团组织考核工作办法》等文件进行介绍,并围绕“逐梦新征程 书写中国式现代化亦庄新篇章”团建品牌、2024年下半年青年文化体育活动安排、经开区基层团组织下半年宣传工作指引、关于2024下半年志愿服务重点工作的预通知等内容进行部署。
会上,来自北京亦庄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团委、北京潮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部团支部、北方集成电路技术创新中心(北京)有限公司团支部等区内基层团组织代表,就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及下半年重点任务规划进行汇报交流。
上半年,经开区团工委以首都共青团青春建功行动为指引,围绕自身职责使命,确定了“强思想、促成长、聚合力、建新功、固根基”五大任务。
强思想:筑牢青年理想信念
围绕重要节点,策划开展“逐梦新征程 书写中国式现代化亦庄新篇章”团建品牌创建活动,累计为全区36个特色品牌项目提供经费和资源支持,并牵头创办行业领域联合主题团日活动。
举办“五四青年之夜”主题晚会,发布“亦城青年榜样”评选结果,创排《亦青春》《青年说》等特色节目,组织区内青年线上线下共度难忘五四。
强化网络思政建设,依托视频号、抖音号等融媒体阵地,开展“亦城青年说”等系列短视频,打造“亦团团带你逛新城”系列产品,带领亦城青年打卡区内特色商铺、宝藏企业。
促成长:服务青年成才发展
坚持以青年为本,聚焦技能提升、婚恋交友、身心健康等切实需求,打造“BDA Youth”系列品牌,强化社区青年汇服务青年、凝聚青年的阵地作用,创办首期“青年夜校”,开展空灵鼓、妆造、摄影等6期课程。
举办“亦学益友”系列交友活动,将“研学”与“交友”结合,设置红色实践、文化体验、生态融入、科技探索等特色主题;持续开展“亦青春杯”系列体育比赛,推出极限飞盘、射箭等热门项目。
此外,建设10个区级青少年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打造经开区“少先队校外实践地图”。
聚合力:助力人才高地建设
积极拓展经开区“高校朋友圈”,成立北京经开区全球大学校友之家,为海内外高校校友搭建交流平台,目前已有清华、北大、哈佛、帝国理工等23所境内外知名院校入驻,近期举办了清华大学创业校友沙龙、复旦大学校友企业参访、上海交通大学亲子活动,并联合香港六校在京校友会举办京港青年创新发展交流会。
发挥高精尖产业集聚优势,吸引优秀青年人才来区交流,上半年先后与怀柔区、昌平区围绕“三城一区”融合发展开展主题活动,组织清华大学博士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中美大学生交流团、中新青年领导人等团体来经开区开展学习调研、实习实践。
建新功:引领青年青春建功
立足“勇当首都高质量发展开路先锋”的使命要求,发起设立“亦城产业青年会客厅”工作品牌,打造以前沿对话、成果转化、创新服务、社群成长为主要功能的科技产业人才活动平台,举办中英青年企业家交流会、人工智能与大模型创业项目路演、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发展研讨会等系列活动。聚焦量子计算等新质生产力未来重点方向,选树10支区级青年突击队。
亦城产业青年会客厅启动!18家人工智能与大模型创业企业相聚亦庄
建设经开区志愿服务品牌,开展“‘亦善亦美,爱满亦城’学雷锋月” 系列活动,文明交通值守、“青爱同行”“暖心伴考”等重点活动,开展志愿品牌创建活动。
“亦善亦美 志愿亦城”北京经开区2024年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正式启动!
固根基:夯实自身组织建设
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修订《基层团组织管理办法》,制订《基层团组织考核办法》《团建工作经费管理办法》,规范基层团组织建设,加强经费支持力度,通过有效的工作指引激发基层工作活力。依托“社区青年汇”加强对两新领域基层团组织覆盖,建立基层团组织走访台账、辖区青少年台账。加强青年联合会建设,完成经开区青联第三届委员会届中调整,加强对青联各界别的工作考核指引,开展青联委员大讲堂等活动。
加强志联组织建设,制订《经开区志愿团体管理办法》《经开区志愿者礼遇办法》,规范经开区志愿团体设置、品牌形象、激励机制,形成全区志愿工作合力。加强骨干队伍建设,创办首期青马工程班,选拔32名区内各领域团青骨干开展为期一年的培养。
经开区团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各级团组织加强思想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团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持续走进青年、深入青年,为青年提供贴心、高质服务,引领青年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志愿服务等领域,积极展现新时代团员青年勇担当善作为的精神面貌。“我们将抓紧抓实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建设工作,更好肩负起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职责使命,为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有关负责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