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据要素“动起来”!这是北京经开区打造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的第一份“答卷”
来源:北京亦庄 时间:2023.11.17

搭舞台、腾空间、铺好路,让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经开区)成为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政策高地、可信空间和数据工场。11月10日,北京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以下简称“先行区”)启动仪式上,《北京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创建方案》正式发布,明确到2030年完全建成先行区。围绕这一目标,北京经开区首次提出将从构建体系、打造空间、强化政策三个维度发力,支撑北京打造全国数据要素市场流通枢纽和全球标杆,推动北京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天推出第一篇《搭舞台,让数据要素“动起来”》

图片

如何让数据要素“动起来”?北京经开区已经开始“答卷”,在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推出有力举措。

图片

资料图

作为全国首个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先行区将按照适应数字经济特征的监管方式,在北京经开区和通州区共计68平方公里(包括经开区32平方公里和通州区36平方公里)范围内,建立先行先试机制,建设数据基础制度综合改革试验田和数据要素集聚区,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图片

企业供图

一周多前,北京国际算力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算公司”)正式成立。“我们希望通过算力调度平台的建设,让用户在享受算力服务时就像是使用水电一样便捷流畅。”京算公司董事长赵延标表示,作为全面支撑北京数据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京算公司将围绕“打造北京国际算力调度中心”这一目标,建设“一张算力供给网络、一个算力调度平台、一套算力服务规则”,保障算力资源自由流通、价格公允、按需配置和安全可信,全面支撑先行区的制度突破创新和要素高效流通。

“经开区探索部门间数据协同治理,推动公共数据的采集、汇聚、共享、开放、治理等内部工作程序和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经开区发展数字经济工作领导小组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9月,北京经开区出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首席数据官制度工作方案》,正式建成北京市首个区级首席数据官制度体系。立足大部制改革后跨部门高效协同机制,经开区采用“首席数据官+数据专员+部门联系人”的“三级工作制”建立起上下贯通的数据治理组织体系,35个部门,95人被纳入首席数据官的组织架构,搭建高效便捷的首席数据官工作平台,逐步建立“一数一源”的数据协同治理模式和“四步闭环”的项目统筹机制。

用足区内数据要素资源,支撑北京数据要素创新研究院;推动数据资产入表试点工作,率先实现国企数据资产入表……围绕先行区建设,北京经开区将大胆探索数据基础制度创新突破,加速盘活数据要素,促进数据要素价值释放。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