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来自中国工会十八大北京市代表团的5位“娘家人”代表,受邀参加中国工会十八大新闻中心全国工会融媒平台演播室圆桌访谈,围绕中国工会十八大开幕式上的党中央致词、大会报告精神,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谈感受、谋履职。代表们纷纷表示,要把力量凝聚到贯彻落实中国工会十八大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踔厉奋发、埋头苦干,奋力谱写首都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崭新篇章,唱响“咱们工人有力量”的时代强音。
记者:请您结合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首都工匠学院”建设情况,谈谈如何培养更多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结合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主席带您走新城”开展情况,谈谈如何为企业和职工搭建服务平台?
安春玲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工会主席
安春玲:2014年,在北京市总工会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成立了“亦城工匠学院”。一直以来,我们围绕着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生物技术和大健康四大主导产业,坚持将职工队伍素质提升作为工作抓手,搭平台、建机制,累计培训职工超过30万人次,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同时,我们将每年的4月8日设为“亦城工匠日”,成为落实区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
今年,北京市总工会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首都工匠学院”揭牌,这是北京市总工会对我们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我们的鼓舞和鞭策。为此,我们成立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首都工匠学院专家委员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给予了硬件上的支持。接下来,我们将以建成“工匠培养的摇篮”为目标,积极落实北京市总工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对“首都工匠学院”的建设要求,为国家培养更多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
关于“主席带您走新城”开展情况,从2021年开始,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经过不断探索总结,我们2023年在服务企业与职工方面搭建起三大模式平台:
一是搭建工会和工会之间的成果交流平台——“工会主席接待日”。我们邀请基层工会主席和企业职工到区域内的优秀企业走访,促进企业之间、工会之间互相学习借鉴。3年来,形成了“走访—座谈—解决”三步走的工作模式,通过走进一线开展走访调研,问需问计于企,听取职工所思所想,成为工会政策宣传的“小喇叭”和“扩音器”。同时促进企业之间交流沟通,搭建合作平台,助力企业拓展市场,解决发展难题。
二是打造职工之间的学习交流平台——工匠讲堂。我们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搭建产业工人教育培训“立交桥”,推动产业工人队伍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进一步提升。今年,我们依托首都工匠学院,邀请了10名首届“亦城工匠”,开展“现场观摩+理论授课+实训操作”相结合的工匠讲堂11期,2500余人参加课程学习。
三是搭建职工和企业之间的共享平台——“关爱职工伙伴计划”。今年4月,依托北京市总工会有关资源,统筹整合区域内优质企业的优质服务项目,主要围绕医疗健康、生活服务、文体体育、餐饮美食等四大类项目,为30余万职工提供服务,真正做到助力企业发展,让职工享受实惠。截至目前,已经有23家企业签约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