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北京亦庄“2+X”引资政策:为吸引和用好外资探索新路径
来源:北京亦庄 时间:2023.09.12

近期,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提出六方面24条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稳外资政策措施,释放了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的积极信号,以更有效提振外商投资信心,把更多高质量外资吸引进来。在新的形势下,更需发挥好外资对于推动我国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引领产业升级的重要作用。当前我国经济增长压力加大,外商对华投资观望态度增强,更需通过主动作为增强外商投资信心,扭转预期,对冲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的不利影响。

在吸引外商投资中,我国一些地方开放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近期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布了《关于支持外商投资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政策”),出台了《外资服务20条》措施(以下简称“措施”),通过系统集成形成了外资企业国民待遇扶持事项清单,为外资企业发展提供了“2(政策+措施)+X(扶持事项清单)”的政策体系支持,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该政策体系对跨国公司总部落地、先进制造领域外资项目落地、外资参与国际服务业发展、设立外资国际研发中心等方面均提出了明确的支持政策,对优化外资全生命周期服务、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建设国际化产业园区等营商环境建设方面也提出了具体的任务要求,在服务业扩大开放、投资便利化、国际人才综合服务、引导外资企业以利润扩大再投资等方面实现了较大程度的制度创新与政策突破。

北京经开区为外资企业量身定做的政策体系既符合国家战略导向,又较好地满足了外资企业实际需求,使外资企业更加积极和便利地参与到我国现代化、高质量产业体系建设中来。比如,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科技研发和先进制造,外资企业在前沿科技、高端应用技术研发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希望积极拓展我国市场,北京经开区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新能源智能汽车、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加大对外资企业的政策招引力度,与外资企业双向奔赴。比如,我国在过去制造业开放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服务领域扩大开放,提升我国对外开放的能级和水平,服务业开放也是外资企业多年来普遍关注的议题,北京经开区利用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多种开放平台政策叠加的优势,进一步加大研发设计、金融服务、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信息服务等服务领域开放力度,得到外资企业的欢迎。比如,外资企业高度关注我国营商环境建设,多年来我国致力于打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北京经开区进一步提出对外商投资企业开展全生命周期服务,围绕国际人才开展“一站式”管家服务,将各类审批备案、行政许可等事项集成办理,让企业少跑腿,为外资企业投资创造最大化便利条件。北京经开区是我国外资企业聚集程度最高的产业平台之一,累计吸引1187家外商投资企业先后入区,实际利用外资110亿美元,2022年工业总产值达到5371.1亿元,其中外资企业占比达69%。在与外资企业长期打交道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上述这些为外资企业设计的政策可以对我国各地区面向外商招商引资形成示范。

当前,我国正在从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转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外资企业长期高度关注的市场准入、国民待遇、合规监管、知识产权保护、政府公平采购等议题,正是我国要在制度型开放中重点解决的问题。要发挥好我国各开发区、保税区、自贸区等开放平台的作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支持北京经开区等外商集聚平台更好发挥引导作用,利用政策制度创新的先行先试优势,聚焦外资企业关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政策,打造外资企业服务高地和国际高端资源要素汇聚的洼地,引导更多外资企业进入和拓展中国市场,服务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我国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增长注入新动能。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处长、研究员 梅冠群)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