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庄箭”再创新纪录!国内民营火箭首次海上发射成功
来源:北京亦庄 时间:2023.09.06

“5、4、3、2、1,点火!”

9月5日17:34,在山东海阳及附近海域载着满满期待,北京亦庄企业星河动力航天自研的谷神星一号(海遥一)运载火箭直冲云霄。这是谷神星一号的首次海上发射,也是我国民营火箭领域的首次海上发射。

图片

10多分钟后,人们期待的神情转变为激动。

图片

“谷神星一号(海遥一)进入800km倾斜轨道,首次海上发射,成功!”

“不同于陆地发射,在海上发射卫星是一种全新模式,具有灵活性强、任务适应性好、发射经济性优等特点,可灵活选择发射点和落区,满足各种轨道有效载荷发射需求,有效解决外界长期关注的落区安全问题。”星河动力航天CEO刘百奇坦言,伴随着众多优势而来的是技术上难攀的高峰,目前世界上仅有少数国家具备实施海上发射的能力。当前国内海上发射次数屈指可数,仅有长征十一号火箭发射4次、捷龙三号火箭发射1次,均成功。此次谷神星一号(海遥一)的发射则是民营航天领域中的首次。

图片

海上晃动的环境条件下如何稳定发射?

星河动力航天技术人员说,这是海上发射面临的一个关键技术难点。谷神星一号自执行第4次发射任务起,就开始采用其自研的转运发射车,发射准备时间缩减至此前的1/4。该技术为此次海上发射奠定了良好基础,让海上稳定发射的难题仅通过一个镁带锁紧机构的小巧思便迎刃而解,并且实现了首次使用无导向热发射的突破。

“具体来讲,就是一改此前筒式弹射、发射架等导向发射方式,谷神星一号海射型运载火箭采用转运发射车热发射。”该技术人员解释道,“也就是火箭乘着车、车再坐上船,行至发射位。在此过程中,我们仅在火箭尾端增加了镁带锁紧机构,以保证火箭在晃动条件下的竖立安全性。该装置点火后即可烧蚀解锁,确保火箭可靠起飞。”

图片

火箭末级结构/动力/电气一体化集成技术、海上动基座垂直自对准与在线失调角修正高精度导航技术、低成本天基S频段高码率遥测技术……谷神星一号(海遥一)的发射在此前的8枚在陆地成功发射的火箭基础上,又开展了16项的技术创新,并取得了4个“全球首次”、2个“国内首次”六大突破:国内民营火箭首次海上发射、国内商业航天首次进入800km倾斜轨道、全球首次无依托陆海通用机动平台发射、全球首次固体火箭海上无导向热发射、全球首次火箭采用海上垂直自对准与在线失调角修正高精度导航方案、全球首次固体火箭采用非火工锁紧释放机构。

此次谷神星一号(海遥一)入了800km倾斜轨道,是国内民营火箭创下的最远纪录,天启星座21星至24星搭载其成功入轨。天启星座21星至24星是由北京国电高科科技有限公司抓总研制的低轨数据采集卫星,是天启星座的组成部分。天启星座设计由38颗卫星组网,可提供全球范围内的数据采集服务,有效解决地面网络覆盖不到的海上、空中及偏远区域物联网络接入问题。系统地面段包括卫星管理中心、服务运作中心、地球站、关口站、地面网络等。

“此次任务验证了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在海上热发射的安全性技术以及广泛的平台适应性,可以为后续商业卫星用户提供更加全面、便捷的发射服务。”刘百奇介绍,未来,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海上发射次数将逐步递增,与陆地发射频次齐头并进,进一步促进星河动力航天高密度发射能力不断提升。

从谷神星一号到朱雀二号,再到力箭一号、双曲线一号,今年以来,“亦庄火箭”累计发射了9次并取得9连胜,一个个“全球首枚”“国内最大”“国内首款”诞生其中。未来,亦庄航天将创造更多新成绩,为建设航天强国和首都经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谷神星一号简历已更新,请查收~

图片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