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首批“新视听空间”出炉!经开区喜获三席
来源:北京亦庄 时间:2023.04.26

近日,在第二十九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2023)8K超高清创新发展论坛上,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为全市首批认定的40家“新视听空间”进行授牌。北京经开区区史馆、乡情书斋和位于博大大厦的综合展示空间(包括亦庄新城规划展示中心、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展厅)三处场地入选。

今年2月,为进一步增加首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优质供给,创新实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惠民工程,构建具有首都特色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在全市范围内,征集遴选一批视听科技体验场所。

经过项目申报、遴选考察,北京经开区区史馆、乡情书斋和位于博大大厦的综合展示空间(包括亦庄新城规划展示中心、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展厅)三处场地入选首批“新视听空间”,被正式列为首都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单位。论坛上,尚亦城(北京)科技文化集团有限公司等部分“新视听空间”机构代表接过铜牌,标志着首批“新视听空间”的正式运行。

此次一举获得三块“新视听空间”铜牌是经开区大力发展视听产业的生动写照。近年来,北京经开区以数字经济发展为引领,持续推进国家级高新视听产业园和“5G+8K”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加速打造首都视听产业高地,培育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以高新视听、游戏电竞领域为代表的科文融合产业,形成高新视听产业的“亦庄实践”。

而上述“新视听空间”在正式运行后,将发挥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公共服务线下承载平台、广电高新技术展示体验基地功能,努力为提升首都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助力新时代首都发展作出贡献。同时,通过综合运用4K/8K超高清、AR/VR、无障碍视听等技术,为市民群众提供多种视听互动体验,促进视听新技术、新场景、新体验走进基层、贴近群众,不断提高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


经开区三处

“新视听空间”简介

图片


北京经开区区史馆


图片


图片

整体利用经开区管委会第一栋办公楼“小红楼”的原址空间资源,打造集经开区历史展示中心、党员活动中心、文化交流中心和城市精神中心于一体的文化精神新地标,网红“打卡地”。A栋为国家级经开区创新发展特展、B栋为区史展。其中国家经开区创新发展特展的面积为1400平米、区史展的面积为2100平米。获得“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2021-2025年度“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青春向党志愿服务站”以及经开区区内高校颁发的“学生实践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区史馆常年向社会公众开放,经常性开展和承办各类主题性公共活动,最大展厅可容纳100人开展活动。


乡情书斋


图片


图片

乡情书斋整体面积为230平方米,分为活动区、图书区和咖啡冷餐区。提供餐饮服务,可在书斋中购买乡情咖啡;提供图书阅读服务,书斋中有图书两千余册,包括党建书籍、科普书籍、儿童读物等多种类型;提供承接活动服务,曾开展亦城春晚、党日活动、科普课堂、读书沙龙、文艺讲座、直播带货等多种主题活动,最多可容纳60人。


博大大厦的综合展示空间


图片

位于博大大厦的综合展示空间(包括亦庄新城规划展示中心、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展厅 )。其中,亦庄新城印象展厅,建筑面积520平方米,展厅搭载CAVE空间,融合数字虚拟演算等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曾用作经开区创新发布的活动场所、也可作为区内重点企业品牌活动场所,可容纳60人。

图片

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展厅,建筑面积897平方米,围绕“党建、改革、人才、创新”多维度展现、全方位剖析经开区改革创新取得的新成就,对外开放取得的新成果。展厅曾用作节目采访录制,也可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基地,举办主题教育活动,可容纳60人。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