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加急交付,产品推陈出新!北京经开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夺取首季开门红
来源:北京亦庄 时间:2023.04.11

泰姆瑞(北京)精密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姆瑞)四款产品订单量大增,订单交付日程已排到6月;北京同方计算机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方计算机)机架式服务器V4+加紧研发,预计5月正式投入市场……起跑决定全程,起势关乎胜势。今年一季度,北京经开区企业“火力全开”,争相跑好开年的“第一棒”,锚定目标,以“开门红”引领实现“全年红”。

效益稳中向好 企业满负荷运行

“一季度‘开门红’,决定了企业全年能否红火。我们生产的四款产品受到了市场的欢迎,我们也在加紧生产,保障订单的按时交付。”泰姆瑞相关负责人表示,泰姆瑞目前最受欢迎的是亚微米共晶贴片机、TCB热压键合设备、真空共晶炉和真空甲酸炉四款产品,订单已经排到了6月,企业内部也在加紧生产中,预计订单能够按时交付。“我们的国产化替代产品SIC银烧结设备已经交付了部分订单。依托以上订单的‘加持’,未来营业收入预计能增加50%。”泰姆瑞相关负责人表示。

泰姆瑞的订单量大增并不是个例,同为经开区企业的同方计算机凭借K620V4的上市,也吸引了大量订单。“我们今年上市了最新研发的K620V4服务器,因其算力强、性能优的特点,收到多家厂商的订单。”同方计算机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方计算机新推出的K620V4服务器于2月完成开发流程并上市,在后续的出厂测试中表现优异,已经具备可量供形态。

京东方OLED显示技术解决方案、超高频PWM调光技术等用于努比亚、魅族、荣耀等多个手机品牌,一季度订单量持续上升;金篆信科一季度与10余家企业完成认证,陆续完成中国移动、广发银行等多个企业的国产数据库替换,企业运行呈现“满负荷”状态,一季度整体效益稳中向好……这是经开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整体发展的缩影,也体现出整体产业创新活力旺盛。

大额研发投入 加速国产化替代

“我们认为人才是公司的根本所在,公司加大对人才的奖励和培育,以‘人才’促进‘创新’。不仅如此,我们特别重视产品的研发升级,仅去年就投入了300余万元的研发资金,也让我们新研发的SIC银烧结设备实现了国产化替代。”泰姆瑞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保障产品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近三年来,泰姆瑞预计投入了1000余万元用于产品的更新迭代,而泰姆瑞新研发的SIC银烧结设备就是创新研发的成果。

泰姆瑞每年将百万资金投入研发中,使得企业实现了SIC银烧结设备的新突破。而同方计算机,即使有K620V4项目订单节节攀升,企业也未曾松懈,已经着手对K620V4+项目进行研发创新。

“我们正在对K620V4+项目进行研发创新,研发进度已完成90%,已经进入量试阶段,预计将于5月上市。”同方计算机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该产品正在研发创新中,但已有多家厂商表达了订购意向。

快立方对主打产品Qcubic研发云上的功能,为行业提供高便捷、低成本的产品,满足对开源数据库替换的信创场景需求。统信软件一季度发布统信应用全栈系统,搭建国产操作系统与世界主流生态软件的桥梁……经开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企业研发创新频出硕果,不仅为企业全年冲刺提供动力,更为2023年经开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发展“开好头”“起好步”。

政策补助资金多 为企业发展添动力

“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了经开区的大力支持,如果说创新和能力是我们发展的‘根本’,那么经开区各项政策就是助推公司发展的‘动力’。随着公司业务的增长,下一步,我们打算根据相关培训和企业需求,申请相关补贴、奖励和科研项目立项,为企业发展提供充足动力。”博清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2022年,博清科技在经开区的对接帮扶下,完成了3轮数千万元至近亿元不等的融资。同时,博清科技得到了亦城领军人才专项奖励、疫情期间房租补贴、复工复产补贴、研发投入补贴等共计100万元左右,可以说经开区多年以来的政策扶持为企业的发展插上“腾飞之翼”。

“一季度,交通银行、兴业银行等入驻信创园,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金融选择,更是为园区企业发展注入更多金融活水,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保驾护航。”信创园相关负责人说。

北京驰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北京视源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获得扩大首升规奖励,将为企业提供房租减免、资金支持等多种奖励补助共计2.1亿元。经开区兑现青年人才项目支持资金,为统信软件提供50万元、为欣奕华提供30万元、为京东方提供70万元等。

此外,经开区设立4亿元规模的科技创新专项基金,精准支持创新型优质项目发展;制定《关于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支持政策》《关于加快打造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高地的若干政策措施》等,积极引进和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企业,加快建设创新产业新高地;经开区与三大科学城签订创新联动发展合作协议,截至2022年年底,已有700余项“三城”成果在经开区转化落地……经开区通过“惠企助企政策+个性化服务”,以解决企业发展需求为目标,整合产业优质资源,强化企业支撑服务,注重对企业的“全生命周期孵化”,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助力经开区产业高质量发展。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