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争先 青春无畏
来源:亦城时报 时间:2022.05.11

奋斗者正青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在北京经开区这片创新热土之上,一代代奋斗者擦亮青春亮丽底色,用奋斗创造出彩人生。

榜样是奋斗征途的前行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每一位榜样身上都闪耀着精神之光。今天,我们将目光聚焦“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以身边的典型为榜样,在新的征程凝聚起接续奋斗、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何茂栋:20年锲而不舍进行技术攻关

873-03-01何茂栋.jpg

“做科技攻关,确实要能够静下心来,在无数次尝试中,无数次失败中,找到成功的一线生机。”北京京仪自动化装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产品部技术总监、正高级工程师何茂栋说。

20年前,大学毕业的何茂栋扎根到研发第一线,开始参与硅单晶炉智能温控系统的开发,这是太阳能设备性能提升、技术升级的重要基础之一。当时,这项技术被国外企业垄断。

2014年,何茂栋加入集成电路专用温控设备项目组,开始带领技术团队攻克芯片刻蚀中的温控技术难关。实现有效控温、不断提升精度……此后,何茂栋一直在做同一个研究,绝大多数时间中,他都待在实验室里潜心钻研。

如今,何茂栋团队开发的温控装置采用了先进的预测控制、模糊PID控制、自适应控制算法,温控精度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不仅成功打破了国外厂家的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还解决了集成电路制造领域专用温控设备长期被国外垄断及“卡脖子”的问题。

“在这个小小的领域中,我们突破了国外技术的垄断。这虽然不能意味着我们可以做出世界领先的芯片,但至少,在其中一个小环节上,改变了原有的状态,而整个芯片技术的突破,就是通过无数个这样的改变逐渐积累而成的。”何茂栋觉得,这是一份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因为他们总是站在科技发展的最前沿,总是在未知中尝试突破从未涉足过的领域,这比从事大多数工作更易获得成就感。

工匠精神的背后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20年来,何茂栋锲而不舍地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对工艺进行反复打磨,为高端制造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也收获了无数鲜花和掌声。“亦麒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北京优秀青年工程师、北京市劳动模范、杰出自动化工程师……走进他的办公室,一排排的荣誉证书是他20年“枯坐”实验室进行技术攻关的记录。


周遇仁:拥抱商业航天的追梦人

873-03-02周遇仁.jpg

从事运载火箭研制工作近30年,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执行官、研究员周遇仁一直保持着“航天人”的执着和坚守。

周遇仁曾就职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805所,分别承担了长征三号、长征四号、长征六号等多款型号运载火箭研发试验和全任务飞行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9年,在国家“鼓励科研院所高端人才向企业流动”的号召下,周遇仁加入国内首家民营运载火箭公司——蓝箭航天,带领团队开启了民用运载火箭及火箭发动机相关技术领域的研究和突破。

“如果要问蓝箭是怎么打动我的,那一定是自主研制的液氧甲烷发动机。”液氧甲烷推进剂具有无毒环保、低成本、高可靠、可重复使用等优点,被认为是下一代可重复使用航天动力的发展方向和最佳选择。加入蓝箭航天后,周遇仁一心扎进了液氧甲烷发动机的研究中。

通过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创新和工作流程的优化,周遇仁不断探索运载火箭在商业领域的应用。如今,他带领技术团队完成了“朱雀二号”运载火箭控制系统与“天鹊”80吨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的匹配验证等多项技术攻关工作。2022年1月,朱雀二号遥一火箭完成出厂前的总检查工作,具备出厂条件。

在周遇仁看来,完成朱雀二号遥一火箭的研制工作仅仅是个开始。“离做成一件事还差最后一步,那就是顺利完成首飞试验,后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周遇仁说,“未来,我们会不断迭代优化总体方案,提升发动机功能和综合性能、结构减重等,使朱雀二号火箭成为更简洁、可靠、低成本的火箭。” 


张子康:要想做精做细就须勤学苦练

873-03-03张子康.jpg

“任何一个行业,要想做精做细,成为行业大咖,勤学苦练是必修课。”SMC(中国)有限公司电气工程师张子康说。

2013年,刚刚参加工作的张子康从事组装生产线设备的开发调试及维护工作。从学徒工开始做起的他,最初设备出现故障无从下手,只能叫师傅指导。通过在实践中的不断学习和积累,两年时间,张子康从一个故障都不会处理的菜鸟,迅速成长为能够独立负责项目开发的工程师。

“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才能在增强业务本领的路上不断提升自我、成就自己。”自入职SMC(中国)有限公司以来,张子康一直在气缸组装车间合理化小组工作。通过自动机械手配合组装设备去实现气缸自动装配、检查、包装作业,对设备程序不断升级优化改善,让每一道工序、每一个过程更加合理,从而替代原有的人员手工作业是他一直在潜心钻研的问题。

“即使工作再忙再累,我也会合理利用时间,主动加强学习,充分利用定制化培训、高级技能修炼班、职工夜校等多种培训机会,广泛摄取行业和岗位所需的各种知识,共享行业资源、借鉴行业技术经验。”在张子康看来,培训学习、岗位练兵活动不仅可以启发工作思路,还能不断拓宽视野、开阔眼界,将所学应用到实践中。

2021年10月,张子康代表北京队参加了第七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最终获得个人全国亚军、团体全国季军的好成绩。通过一系列企业级、区级、市级的技能比赛,张子康的操作技艺越来越娴熟,向着车间岗位技能标兵、行业技术能手的目标不断前进。

未来,张子康想要成立自己的创新工作室,和同事们一起相互促进、相互学习、相互提升。“把每一件小事做到极致,在提升专业素质的道路上全方位向上发展,竭尽所能,为企业、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张子康说。


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


栾玉帅 北京京讯递科技有限公司快递员

873-03-04栾玉帅.jpg

在负责的片区,栾玉帅的配送速度总是遥遥领先,配送量每天一百七十多单,大促期间二三百单,2020年栾玉帅当选为京东物流形象代言人。2021年北京半程马拉松上,他凭借1小时10分31秒的成绩拿到了“非职业选手第一名”,被网友称为“跑得最快的快递小哥”。2022年2月他当选为2022年冬奥会火炬手。


马清海 SMC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正高级经济师

873-03-05马清海.jpg

      曾获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博大贡献奖;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营管理领军人才。他是改革开放初期首批数控技术专家。作为SMC早期创业者,他参与主持了北京一个研发中心、四个现代化制造工厂的建立。结合北京“两区”建设,利用推进自由贸易区发展之机,他打造了北京制造装备业的“百亿企业”,并成为首家RCEP项下经核准出口商。目前,马清海正在主导推进SMC亚太研发中心建设,为国内制造装备国产化和“卡脖子”相关产业提供气动技术支持。他指导SMC(中国)科学抗疫、积极复产,全力支持国家和北京市防疫工作和抗疫相关产业,确保了全球40%的口罩机厂商和30000台呼吸机的气动元件配套供应。


刘璐 北京亦庄实验小学体育学科主任,一级教师

873-03-06刘璐.jpg

曾获北京市第五届中小学生冬季运动会“优秀教练员”称号;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她具有国家级花样轮滑教练员、中国花样滑冰技术专家组裁判员资格。

为迎接北京冬奥会,推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率领校冰雪队伍多次蝉联国家级、市级、区级冠军荣誉,已斩获270余块金牌,荣获教育部国家级冰雪特色校、北京市级冰雪特色一类校等殊荣,并成功入围北京市金奥运动队遴选。2021年,自培19名花样滑冰国家级二级运动员,并向冬奥国家冰舞预备队输送2名学生。


张晨 荣华街道办事处疫情防控办公室负责人

873-03-07张晨.jpg

曾获得北京市首都绿化美化先进个人、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达人称号。担任疫情防控办公室负责人以来,她深入一线了解情况,解读防疫政策,优化管控流程,减少重复核查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第一时间将疫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到位。带领疫情专班完成每日市级大数据派单,日单量最高达到2000余人次,严格按照“四早”原则对属地风险人员落实排查与管控,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细落实。此外在对垃圾分类工作中开拓创新,细化分类模式,与京东合作建立分类平台“分类空间站”,所负责的五个小区被评为北京市垃圾分类示范小区。


刘建设 星河动力(北京)空间科技有限公司总裁

873-03-08刘建设.jpg

曾获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颁发的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共北京市委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他带领公司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中关村高新技术“双高”企业和中关村金种子企业,把企业打造成了国内民营航天的领军企业。作为星河动力固体运载火箭“谷神星一号”的总指挥,他严格指挥、科学管控,圆满完成了各项节点工作。2020年谷神星一号遥一成功首飞,2021年实现谷神星一号遥二“一箭五星”发射成功,使星河动力成为国内首个实现连续发射成功和国内首次实现一箭多星商业发射新突破的民营火箭企业。


张延静 神州细胞工程有限公司高级研发总监,副研究员

873-03-09张延静.jpg

曾获北京市妇女联合会年度“首都最美巾帼奋斗者”称号;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巾帼标兵”荣誉称号。她开发建立了一整套哺乳动物细胞表达和纯化的关键技术。作为疫苗研发负责人,率领团队成功研制出SCTV01系列针对原始株和多种不同变异株的疫苗,目前针对英国株和南非株的疫苗已经成功进入临床阶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新冠疫情的防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耿国庆 安川首钢机器人有限公司电气设计科科长

873-03-10耿国庆.jpg

曾获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爱企业的好职工”称号。他提出在电气设计中引入模块化、功能化的编程开创了新型设计模式。他坚持积累系统集成项目电气设计经验。参与设计诸多项目在汽车制造领域都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首钢迁钢测温取样系统首次将机器人应用到冶金行业,在降低施工风险和节省劳动力方面具有划时代意义。他牵头开发的彩涂机器人三功能一体系统,让公司成功进入三一集团供应商名录,助力三一集团的智能化、数字化转型。他带领团队调试机器人1352台套,完成系统项目销售金额5.83亿元,利润5088万元,为公司的销售业绩达到新高贡献力量。


张宏毅 北京ABB开关有限公司装配主管

873-03-11张宏毅.jpg

曾获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爱企业的好职工”称号。他技术上认真学习,质量上精益求精,在他的管理下,外部装配部门全年安全生产无损工,产品首次合格达到98%以上,每日按生产计划完成率也稳步提高。2019年底,在德国产品急需升级改造项目中,舍小家顾大家,克服生活中的一切困难,两次远赴德国,历时近一个半月,完成300多个ENEL柜子的升级改造。2021年在雄安新区容东片区的新能源自动化环保气体环网柜订单中,他带领班组不断提升产能,全线从十几人快速增加到三十多人,实现两班生产,保质保量地完成生产任务,为公司赢得第二批、第三批项目订单做出了卓越贡献。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