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早晨的暖阳洒进办公室,散射出一片耀眼的金黄,窗台上的多肉在阳光下茁壮成长,书柜里几本红色封皮的《中国药典》格外引人注目。坐在办公桌前,赵雪莹开始了她新一天的工作,打开办公邮箱认真审读处理邮件、与发件人电话沟通解决方案、浏览各级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学习最新质量监管要求。这便是赵雪莹一天的开始。
生于1975年的赵雪莹,山西芮城人,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制剂专业,2002年5月加入亚宝集团,长期从事质量管理工作,2020年7月至今任生产中心质量管理部总监。她是公司质量法规解读体系的建设者,深入学习政策法规紧跟监管风向标,坚守合规经营的质量底线;她是质量团队技能提升的造就者,因材施教开展培训激发团队潜能,搭建高素质的质量人才梯队;她是生产中心质量国际化的践行者,推行标准化质量建设,打造高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
说到质量管理经验,赵雪莹说持续学习很重要,“学习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就像沙粒里面的宝石,也许你在沙滩上走过几十遍都没有发现它,但随着日积月累有了一定的经历和眼界,某一天你会突然茅塞顿开,识得这颗宝石”。
赵雪莹是一家读书会的铁杆粉丝,工作之余只要有时间,她就会在线上听书,2020年她共读了47本书。从事质量管理需要过硬的专业素养,一方面赵雪莹会研读最新质量法规,确保严守质量管理底线。另一方面她与业内专家保持沟通,及时请教法规方面的问题,紧跟国家监管风向标。
2020年是国家药品监管法规的变革之年,从《药品管理法》到《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等,每部法规发布后,赵雪莹都会细致地对比学习,指导各分公司、子公司在第一时间解读法规内容,分析差距制订整改计划,并通过组织讨论形成最终的实施标准。2020年赵雪莹带领团队完成质量法规解读12次。2020年3月,在产品再注册资料申报过程中,赵雪莹通过了解相关政策,预判到再注册费可能下降,及时汇报领导调整了再注册策略,在不影响再注册工作进度的同时为公司节约再注册费用36万元。
为了推动公司质量国际化,赵雪莹带领质量体系人员认真学习了中国制药与国际接轨的指导性文件ICH(国际人才用药注册协调组织)指导原则,并于2020年提出ICH指导原则领读计划,组织生产中心质量系统关键人员开展技术指南领读与专题讨论22次。
高质量源于高标准。在制定内部质量管理标准时,赵雪莹不但组织大家学习先进的国际化质量理念,还带领大家总结内部优秀的工作经验,推动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升级。
“一个人的认知是有限的,团队的智慧是无穷的,一个集团一个质量的目标需要我们群策群力。”赵雪莹深有感触。因此,她非常重视质量专业人才的培养,不断引导大家提升。
2020年赵雪莹带领团队组织质量人才培训17次。为了避免集中培训大水满灌的弊端,她发动有经验的员工对新人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定点培养,指导大家分门别类设计课程,针对每个人的短板实施精准培训,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保证每一名员工都有目标有方向,通过培训进一步提升了一线核心人员的业务能力。
与人才培训相比,质量内审是提升质量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更为有效的实战演练。2020年赵雪莹带领团队组织分公司、子公司质量内审10次,每次内审她都精心安排,从各公司抽调关键人员到不同公司进行交叉审计和交流学习。内审中她还鼓励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遇到问题一起讨论交流,碰撞出新思路和新方法,既确保了质量内审效果,又搭建了质量人才梯队。
为了随时掌握人员工作动态,赵雪莹多次召开质量系统人员交流座谈会,向大家传达公司的发展方向、质量系统的发展规划以及职级晋升通道等,让大家看到职业上升的“金字塔”,帮助大家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2020年12月31日,赵雪莹在朋友圈发出新年寄语:“2021继续打磨,终身成长。”她说今年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和提升自我,带领生产中心质量管理体系人员朝着更高的目标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