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出发”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时间:2021.02.04

近日,《北京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实施方案》正式发布,涉及七大环境及保障措施的277项任务,其中有45项任务是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以“两区”建设为契机、以营商环境国家创新试点城市建设为抓手率先推出的举措。

《方案》的下发,旨在把北京打造成为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企业获得感最强的城市之一,作为首都高精尖产业主阵地,深化改革先行区,《方案》中明确率先试点“一业一照”的区域,北京经开区理当先行一步。

以“一枚印章管审批”为标志,经开区营商环境屡屡开创北京先河,创新告知承诺“数字时间戳”,施工许可证最短取证时间压缩至一小时,政策兑现实现“一网申办”“一口受理”……这其中告知承诺制将在北京市推广,还有部分经验由商务部向全国经开区推荐。回望2020年,经开区“办好一件事”主题服务事项申报时限减少60.1%、办理环节平均压缩50%,项目最快当天拿地当天开工。优化营商环境上付出的艰苦努力,都转化成为推动新城高质量发展的进步。

“投资环境就像空气,空气清新才能吸引更多外资。”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是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2019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迈出了以政府立法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提供制度保障的重要一步。

迎着人民群众期盼的方向,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注定能迎来一片深蓝大海。去年底,经开区“一件事一次办”事项目录“扩容”,新的“一次办”事项,直抵企业和群众更高关注度的诉求。展望未来,经开区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将向广度、深度迈出坚实的步子:广度上,加强与市级平台和国家平台的信息共享;深度上,扩大“一枚印章管审批”事项覆盖范围,推动惠企政策免申即享。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当“要素红利”逐渐让位于“创新红利”,“政策红利”逐渐让位于“制度红利”,营商环境的重要价值更加凸显,花最少的时间、跑最少的路、交最少的材料、找最少的部门,贸易投资最便利、行政效率最高、服务管理最规范……企业心中的营商环境之“最”,呼唤我们激发“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更大决心,砥砺“深化改革不止步”的更大干劲。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