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政策好,永远跟党走
范石泉 格林小镇
我出身不好,在特殊时期被错误批判,但最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还被评为县优秀党员。故事还得从头说起。
上世纪50年代,我在湖南隆回一中读初中高中,六年中我一直担任班上的学习委员,兼写学校四块大黑板报。学习成绩好,且认真负责,几乎每年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
在这期间,我以母亲为原型的小说《母亲》在报刊上发表,让彼时还未高中毕业的我在当地小有名气,而这也成了我后来踏入教育生涯的“敲门砖”。
1960年,我高中毕业,由于家庭出身问题,我没能入团,最终与大学也无缘。于是,我开始找工作谋生。虽然我没有大学毕业证,但邵东一中的校长看到我在报刊上发表的小说,同意我参加学校教师资格考试,与其他大学生应聘者一同竞争。平时众多知识的积累,使我在笔试和面试中从容不迫,最终成为该校的一名高中语文老师。
有了工作,我充满信心,决心在教育战线干出突出成绩。我积极性很高,学生非常欢迎我上课。不到三年,我被评为省级优秀班主任、县级先进教育工作者。校长很看重我,送我毛主席著作。我很高兴,一口气读完。我懂得他在启发我。第二天,我就写了入党申请书,自己又买了《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从此我边教书,边读毛著,边创作,一心想做个又红又专的共产党员。但四个多月过去了,校长没有找我谈话,我又写了第二篇入党申请书,但还是泥牛入海无消息。我还是照常积极工作。
在特殊时期,因为我在抄写大字报时误写了一个重要的字,就被严重批判,并被宣布停职反省4个月。反省结束后,我继续任教。
1980年11月,党为我落实政策,我获得彻底平反。1983年,我被调入邵东县教委担任办公室副主任,每天跟着主任下乡了解学校危房改造和教学情况。我的工作劲头很大,白天下乡,晚上写报道到深夜,有时通宵达旦,第二天清晨发稿。当时的《湖南日报》《邵阳日报》经常刊登我的文章,湖南省教委通报表扬我县教委学校危房改造成绩突出,并评为危房改造先进单位。县教委领导对我的工作非常满意。1984年7月10日,县教委党委正式确定我为党员发展对象,指定两位同志做我的入党介绍人。1984年11月5日,我正式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我清楚记得,我站在党旗面前庄严读了誓词,顿时激动万分,心潮澎湃,忍不住热泪夺眶而出,这是我多少年来梦寐以求的夙愿终于实现了!我由衷地感谢党!后来我又走上了县政法委副书记岗位,连续五年被评为省综合治理先进个人,荣记二等功。
退休后我来到北京,充分发挥书法特长,积极参加各项公益活动。虽然年事已高,但我决心尽我余力,做点文化传统宣传教育工作。每年春节,我都会为居民义务写对联和“福”字。我会永远做下去。
END
本文转自北京亦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