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标兵|张艳君:持续创新,推进转化的桥铺女博士
时间:2024.05.28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妇女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2023年,经开区总工会(妇工委)在全区企事业单位中开展了第十一届“巾帼标兵(岗)”推荐工作。

经过民主推荐、资格审查、相关部门联合审查和专家评审等环节,妇工委从申报的52家单位中最终产生了巾帼标兵10人、巾帼标兵岗5个,让她们的事迹引领和激励广大妇女弘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立足本职岗位,创造一流业绩,为经开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巾帼力量。

本期巾帼标兵

图片

中路交建(北京)工程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质量部副主任 张艳君

张艳君,女,41岁,博士研究生,正高级工程师,现任中路交建(北京)工程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技术质量部副主任兼试验室主任。兼任河北工程大学、长安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成绩单

2017年获得安徽省交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8年获得北京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19年获得中国公路建设协会二等奖。

2020年获得工程建设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随着国家大力提倡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响应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提出的科技成果“进市场、进工程、进标准”口号,张艳君博士带领的桥铺团队将所开发的多项材料与技术进行成果转化应用,深入工程一线,与工程技术人员一起解决了工程中的一个又一个难题。

开创新工艺

首次提出干法环氧沥青改性技术并在江苏南通开沙桥进行应用,成功避免了传统湿法环氧沥青中存在的配伍性和热稳定性等问题,降低了生产成本,节能减排,为环氧沥青钢桥面铺装领域拓展出一个全新的思路,在环氧沥青材料研究领域勇于开创先河,是对传统钢桥面铺装技术的革新!

开发新材料

开发高温型环氧沥青材料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于2016年带领团队以雄厚的技术实力中标公司首个桥面铺装专业分包工程项目--北新路桥三屯碑环氧沥青钢桥面铺装项目并保质保量完成,受到业主及合作单位一致好评,成功树立起公司开拓进取、追求卓越、勇创一流的形象!

研发新技术

2017年在北京京港澳南岗洼改扩建工程中,由张艳君开发的“快速开放交通的环氧沥青技术”,通过材料配方升级,将自主研发的高温型环氧沥青材料的养生时间大大缩短,将桥面铺装的施工期从一周压缩至两天,显著减少封闭交通的不利影响,该工期国内外尚无先例,本项目的成功实施为环氧沥青在市政工程的应用开辟了新的领域!

图片

化解群众难

G3京台高速合肥小西冲桥面铺装因坡度大、重载交通问题,病害不断,两月一维修,严重影响群众安全出行。团队从设计、材料、施工到技术服务提供一体化方案,将科研成果成功应用,通车后3年无任何病害出现,为业主解决问题的同时也见证了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成果的领先性!

提升新品质

开发了“升级版浇注式铺装结构”--热压式沥青混凝土结构,采用粘弹性材料,悬浮级配,变形能力强,密实不透水,与桥面板追随性好,高低温性能优异。解决了传统浇注式沥青混凝土铺装层施工需专业设备、施工温度高且后期车辙严重的问题,该技术已在江苏南通成功应用近10年,大大降低了桥面铺装造价!

丰富新选项

针对快速维修需求,开发了特种高强高韧沥青,制备可预制地毯式沥青混凝土,拥有优异的低温抗变形能力及疲劳性能,与桥面板协同变形,抑制裂缝,保证了施工质量,丰富了桥面铺装的方案。

由张艳君博士率领的桥面铺装团队将多年潜心研究的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在重庆、云南、江苏、安徽、北京、新疆、河北多地项目工程中开花结果,为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成果转化奠定了夯实的基础。此外,作为一名科研人员及行业的创新者,多次在行业会议中做桥面铺装的主题演讲,为中交一公局、北京首发集团、北京城建集团、北新路桥、新疆交建等单位在建桥梁的桥面铺装提供技术支持,推动桥面铺装行业发展!

图片

2019年10月,张艳君作为团队核心成员,以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的系列先进科技成果作价入股,与社会资本进行结合,将科研成果落地,成立了高新技术企业中路交建(北京)工程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在公司中担任技术质量部副主任兼试验室主任,主要从事改性沥青及改性剂生产、应用及桥面铺装等特种工程的研发。未来,张艳君将继续为实现成果产业化而不懈奋斗。

图片

图片


上一条